正在阅读:蜂农揭开蜂蜜掺假内幕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社会民生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蜂农揭开蜂蜜掺假内幕

转载 2010/07/11 18:04:5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 269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市民杨先生春节期间自驾车到龙门乡下旅游,在一个养蜂场买了10公斤原生蜜。最近,他将蜂蜜拿出来招待朋友,朋友对蜂蜜颇有研究,鼓捣一番后得出结论:蜂蜜重金属超标。在养蜂场买回的原生蜜竟然出现重金属超标,这让杨先生大惑不解。
 
    杨先生当时是亲眼看着蜂农从蜂巢中取出蜜糖的,蜂农对他说,蜂蜜强制性国家标准从3月1日开始实施,以后市面上加了淀粉类、糖类的蜂蜜都不准出售了,只准出售这种原生蜜。他听后半信半疑。蜂农进一步提示说,不信你闻一闻,原生蜜的香味比市场上出售的那些加工过的蜂蜜要浓许多。杨先生闻了闻,果然是香气扑鼻,便以每公斤20元的价格买了10公斤。

    在杨先生家里,杨先生泡了一杯绿茶,加入蜂蜜,杯里的茶水竟然呈现黑色。
 
    有养蜂户竟给蜜蜂喂白糖水

    看着蜂农从蜂巢取出的原生蜜难道也会有假?原生蜜怎么也会含有有害物质?带着杨先生的疑问,记者特地赶到龙门县,向养蜂户老张讨教。老张说,蜂蜜掺假,在养蜂业内根本不算新闻,尤其是一些没有信誉的养蜂户,掺假更是家常便饭。市场上销售的所谓蜂蜜,有许多都是“做了手脚”的,而最常见的掺假手法是在蜂蜜中加入白糖水和增稠剂、澄清剂等。

    那么,像杨先生那样看着蜂农从蜂巢里取出的蜂蜜内含有害物质又怎么解释呢?老张告诉记者,有些无良养蜂户为了多采蜜,便给蜜蜂喂白糖水,这样采出的蜜其实就是在蜜蜂肚子里走了一趟的白糖水,属掺假蜂蜜。而且这样频繁地采蜜会造成蜜蜂群体体质下降,容易染上疾病,此时,往往要使用兽药,这样就加重了蜂蜜中兽药残留污染。这就是原生蜜内含有害物质的原因。

    新国标有利规范蜂蜜市场

    据了解,我国分别于1998年和2002年实施了蜂蜜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但都是推荐性标准,由蜂蜜生产企业自愿采用。蜂蜜强制性国家标准从今年3月1日起在生产企业实施,流通领域从今年6月1日起实施。生产企业包括从事养蜂取蜜活动的个人和企业,也包括后续加工企业。新国标对蜂蜜的准确定义为:“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结合,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物质。”规定蜂蜜中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淀粉类、糖类、代糖类物质及防腐剂、澄清剂、增稠剂等异物。

    目前市场上打着“优质蜂蜜”、“纯蜂蜜”、“老人蜜”、“儿童蜜”等旗号的蜂蜜产品五花八门,只是在名称或标签上大做文章。有的名称标示纯蜂蜜,配料栏却写着蔗糖或葡萄糖等,掩盖了产品的真实面目。新国标实行后,这类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将受到处罚。

    另外,新国标规定了蜂蜜的质量等级,目的是鼓励蜂农生产成熟蜂蜜。因生产不成熟蜂蜜,会引起迫使蜜蜂频繁采蜜,造成蜂群群体体质下降,容易患病,需要用药,造成蜂蜜中兽药残留污染等一连串问题。对不成熟蜂蜜的再加工,又造成能源和人力的浪费。
 
    本报记者曾发忠 通讯员蓝 湘 
 
 
    如何识别真假蜂蜜
 
    识别真假蜂蜜的方法很简单:一、泡一杯绿茶,加入蜂蜜,如果杯里的水变黑,那说明蜂蜜的重金属含量超标。二、用勺子舀起蜂蜜慢慢往下滴,让其成线状,纯蜂蜜粘度很高,蜂蜜线很难断掉。三、滴一滴蜂蜜在白纸上,让其慢慢化开,纯蜂蜜向四周扩散得很均匀。四、拿一根烧红的细铁丝放进蜂蜜中,纯蜂蜜冒雾,掺假蜂蜜冒烟。

        (曾 鸣  蓝 湘)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