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密溪林场位于龙门县北部,距县城40多公里,最高海拔956.8米,年均降雨2800毫米,年均气温20摄氏度,以赤红土壤为主,土地肥沃,非常适合种植茶树,一年可以三次采摘茶叶。据了解,1979年,密溪林场曾经种下200多亩绿茶,但由于管理不善,致使茶场成了锁在深山里的金宝宝,默默无闻,连龙门人也很少知道。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2003年开始,密溪林场党总支一班人,重新启动了密溪茶场的生产经营,对茶叶产品进行产业化经营,最终走出了一条“以茶兴场”、“以茶富民”的特色发展路子。林场领导带领一班人,先后实地考察了福建安溪和广东梅州“雁南飞”的茶产业发展情况,虚心向当地的专家能手请教,吸取经验,然后5次上密溪林场的崇山峻岭进行选址,最终决定在一海拔530米的高山上,开辟1000亩林地为茶叶生产基地。
为了推进云雾茶的产业化,他们聘请林场有种茶经验的党员和职工进行科学管理,对茶叶产品进行全面包装和商标注册,并专门成立了“龙门县密溪农业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对密溪云雾茶进行专产专销。在第二届南昆山生态旅游文化节和第七届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上,密溪云雾绿茶大放异彩,成为各地游客争相购买的新宠。现在,在林场党员的带动下,密溪群众也兴起了种茶热,目前,在林场的支持和奖励下,已经10多户村民种植茶树,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据粗略估计,茶农每亩茶年收入可达6000元,扣除成本等后,每亩可获利1700元左右,效益非常可观,当地茶农喜称密溪云雾绿茶为“金宝宝”。 本报特约通讯员黄伟光 陈建清 通讯员李穗华 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