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清风聚民心 合力促发展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财经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清风聚民心 合力促发展

转载 2010/07/12 12:39:0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县政府网 作者:龙门县纪检监察网 114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开展纪律教育月如何才能做到党员受到教育,群众得到实惠?龙门县在活动中围绕主题,把纪律教育与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着重抓好“十一项学习教育活动”、“五项廉政文化工程”、“六项勤政为民实事”。在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的同时,共投入5000多万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广大群众得到不少实惠,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十一项学习教育活动”夯实思想基础。6月中旬,我县就启动了为期3个月的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为把纪律教育学习抓出特色、抓出成效,突出我县的特色,县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下发了《2008年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实施意见》和《2008年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安排表》,全面铺开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要求围绕“增强党性观念,推进科学发展”活动主题,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载体,开展“十一项活动”,改进作风,凝聚民心,实现政府廉政建设、行政服务职能、依法行政水平。

  活动中,我县通过召开一次动员大会,举办一期领导干部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培训班,宣传一批作风优良的基层干部典型,观看一次正反面典型电教片,上好一堂廉政党课,开好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举办一场专题演讲比赛,编印一本反腐倡廉教育读本等“十一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听、学、读、看、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增强了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增强依法执政、廉洁从政的观念,夯实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县在党政机关、窗口服务单位的全体共产党员中,广泛开展查思想,看是否奋发有为、勇于进取、乐于奉献;查作风,看是否清正廉洁、务实高效、文明服务;查纪律,看是否政令畅通、依法行政;查工作,看是否爱岗敬业、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四查四看“活动,查摆问题,落实整改,促进机关作风进一步好转。  

  二是“五项廉政文化工程”弘扬清风正气。在今年的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中,我县着力抓好“五项廉政文化工程”,弘扬清风正气:举办一场反腐倡廉专题文艺晚会;编写一本富有龙门特色的《反腐倡廉教育读本》,下发给全县副科以上党员干部以及基层党支部进行学习,促使廉政教育“入心”、“入脑”;举办征集“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构建和谐新龙门”“红段子”短信比赛;举办一场 “解放思想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演讲比赛,全县40多个单位组织参加了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设纪律教育月活动宣传专栏、专刊、网页,并在县电视台反复播放廉政教育片、廉政歌曲和廉政公益广告,同时在县城和各乡镇主要路口悬挂图文并茂的勤政廉政农民画、廉政宣传标语等,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舆论氛围,使干部群众耳濡目染,接受廉政教育。

  三是“六项勤政为民实事”解民困暖民心。在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中,我县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着力解决群众当前最需要解决的住房难、看病难、行路难、就业难、饮水难、贫困户生活难六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据统计,全县在纪律教育活动月期间,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解决了5万多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投入资金350万元,帮助农村350户困难群众完成危房改造;投入600多万元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其中,将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一档3万元、二档6万元,实行即时报销制度,确保全县农民参合率达100%;启动“视觉第一龙门送光明行动”,免费为100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改建、扩建农村公路40多公里,受惠群众5万多人;实施“农村劳动技能培训转移”工程,免费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培训1600多人,实现转移就业3400多人;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孤寡老人的五保供养标准,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解决贫困户生活难问题,受惠群众6000多户1万多人。通过抓好“六项勤政为民实事”,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的开展,有效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转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整体合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县完成生产总值19.8亿元,同比增长13.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09亿元,同比增长74.5%,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