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经济特色县为核心,推动交通、莞惠产业园区和县城东区提速发展,优化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特色文化和生态型工业四大特色产业的发展。龙门在生态特色经济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加快了新一轮的谋划布局,着力书写着绿色崛起的新篇章。
龙门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志晖在该县贯彻落实全国、省“两会”和市“三会”精神情况汇报中通报了该县1至4月份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从通报情况来看,制约该县的交通、土地、资金等瓶颈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初见成效,主要的经济指标呈现较快增长,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
该县的特色化发展成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在视察了莞惠产业转移工业园、龙门县体育馆、达能益力矿泉水项目和龙门农民画博物馆等重点建设项目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业斌指出,龙门的发展亮点突出,成效明显。他进一步指出,龙门的发展思路清晰,干部职工干劲足,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呈现出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生态经济形成品牌、园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民生逐步得到改善、党建不断树立品牌与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巩固等6大特点。
在后发优势逐渐显现的同时,龙门的加速发展也面临着交通、资金、土地等方面的制约。黄业斌说,龙门的发展难点在交通,关键是资金,亮点是生态,重点是“双转移”,热点是节能减排。龙门要加快生态特色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交通”和“双转移”双轮的带动。在下来的工作当中,龙门要突出抓好解放思想、“双转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节能减排、党建品牌、特色农业、信访维稳等方面的工作。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汝求也对龙门未来的发展作了分析。他指出,龙门要实现后来居上、绿色崛起的目标必须突破环境制约、交通滞后、资金紧缺与可用土地少等深层次的问题。他指出,龙门必须要以长扬长,以长补短,走出科学发展的新路径,全面推动优质产业升级和自然资源的争创优势。他认为,龙门能够通过交通设施大升级来进一步增强区域优势,融入深莞惠、广佛肇经济圈,带动大发展。
“未来的区域竞争,不单纯是规模和总量之争,更要在功能和特色上比高下。”许志晖指出,龙门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把后发优势与未来的发展趋势相结合,走错位发展的特色化道路。他指出,下来,龙门将围绕建设生态经济特色县、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核心,强化“组织、干部队伍、纪律作风、舆论、社会环境和机制”六大保障,推动交通、莞惠产业园区和县城东区的提速发展,优化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特色文化和生态型工业四大特色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