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橙子快熟了,有了网上销售的保障,果农心里有了底。这是龙门县的果农在查看橙子的生长情况。
龙门县果农刘家锋在浏览橘子的销售网页。今年他种了3000余亩橘子,网上销售将占总销量的百分之四十。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魏云鹤 摄
“我经常会上网了解关于农产品方面的信息,从中寻找商机。”惠东县多祝镇农民蔡观潭谈起网络很亲切。随着电脑网络不断深入老百姓家中,农民也通过网络来销售农产品。近日,记者走访一些县区了解到,农民过去提篮子卖东西,如今利用网络销售农产品,他们轻松坐在家中就可将产品销往四方。
专业合作社
利用网络帮助农民联络各地买家
日前,记者来到龙门县富民农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社看到,一个像柑又像柚子的东西和几棵灵芝摆在橱窗里。“这个看起来像柑又像柚子的是新品种,名字叫黄金柚,是我们合作社与农民在共建示范基地里生产出来的,12月份才成熟。现在试种了3000棵,预计挂果4.5万公斤。还有灵芝,不时有农民在山上采摘到,要求我们帮其销售。除此外,蘑菇、柑橘、蔬菜等各类农产品,只要农民有需要,我们就会帮他们找销路。”龙门县富民农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黎尔瀚解释道。
黎尔瀚说,他们把农户的求购信息在他们的多个网站发布出去,并有专人跟踪。许多收购商看见他们网上发布的信息后,都会事先打电话咨询,然后过来面谈,然后他们领着收购商到果农的果园现场去看。目前,合作社销售额有800万余元,其中网络销售占总销售额的4成。他们的客户群中,省外的收购商都是通过网上认识的,目前已有10多个大客户。合作社工作人员刘家锋说,每到水果收获季节,他们都会事先联系好果商,谈好数量、价格,然后跟农户订单产品。“网络销售都是大批量的。通过网络把龙门的特产推向全国,甚至出口国外非常快捷。我们提供需求信息以帮助农民增收。”
农业龙头企业
依靠网络销售,公司越做越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直接参与网络销售农产品的农民很少,大多数农民不懂网络,有尝试网络销售的农民多数是通过加入合作社组织或农业龙头企业才接触到网络的。
蔡观潭是惠东县多祝镇农民,他成立的惠州市四季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依靠科技创新,实施品牌带动,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2000年,绝大多数农村人还不知电脑为何物时,蔡观潭果断花了1万多元购入一台电脑,这笔钱几乎是他当时的全部积蓄。2002年,他在网上获知荔枝在美国销路很好,便在市场上大量收购荔枝出口美国。第二年,他通过网络联系上俄罗斯一家公司,随后在深圳签订了20吨荔枝干系列产品的购销合同……就这样,蔡观潭成立的公司逐渐成长起来,越做越大并带动2万多农户致富。
另据了解,惠东县九华农贸有限公司组建了九华农贸农民合作经营网,合作经营网点33个,带动50多个村庄1万多农户形成资源共享、产供销合作一体化的联合体。产品主要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国内穗沪等城市。
农 户
加入合作社网络销售拓宽销路
近日,记者来到龙门县蓝田瑶族乡农民沈志国的果园。沈志国自1998年起开始种柑橘果树,以前都是他父母负责,现在父母年老了,就交由他全权负责。
沈志国说,过去柑橘成熟后都是自己摘去卖。他清楚记得有一次他跟着父母运着一车1万公斤的柑橘去广州卖。“到了广州的农贸市场,那里的人见我们的车是外地车都不给进去。我们只好在外面叫卖。后来,好不容易有一个人出钱买,但他出的价格连运费、成本都收不回来,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卖给他。”沈志国谈起过去卖柑橘的经历,感到很心酸。
“现在好了,我们去年加入龙门县富民农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社。他们从产前、产中、产后以及销售全程跟踪,自己省心又省力。果树遇到病虫害,他们请专家给予技术指导和解决。销售方面,他们有着宽广的销售网络,自己根本不用愁销路。一到柑橘收获季节,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就会带着四方的收购商前来洽谈。”沈志国说,去年在合作社的指导下,他的果园节省了近30%的农药成本,而且挂果多、果子质量高。在2008年春节前,他种了1000棵年橘,就卖了5万公斤,收获11万余元。“如今的网络都是商业化了,早几年,农民不用交钱可以随意在网站发布农产品信息,现在许多网站都要收费,一些不用收费的,又要控制数字。希望有更多公益性网站提供免费空间给我们农民发布信息,让网络效应发挥得更好。”一果农老蔡告诉记者。
提 醒
要充分了解网络收购商,谨防陷阱
“龙门县有近一成的农民网络销售农产品,像益民、岁岁红、裕华等都在网络上发布信息,拓宽销售渠道。其中岁岁红的收购商,60%都是通过网络发布信息认识的,有来自河南、东北、沈阳等地方,而且价格可提高每公斤0.2~0.4元。”龙门县农业局经管股股长王炳光说,农民在尝试网络销售的同时,也要注意防陷阱。首先农民要对网络认识的收购商充分了解,不要盲目相信他们自报的信息,可向当地农业部门请求帮助查证其身份。再次,不要随便汇钱先给货,以防人去财空。此外,农民自己对网络不熟悉,也不要轻易尝试,尽量找合作社等正规组织帮忙。
本组文字 本报记者黄秀霞 特约通讯员陈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