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我县力推水稻“三控”施肥技术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农业生产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我县力推水稻“三控”施肥技术

转载 2010/07/20 15:26:1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县政府网 作者:县新闻中心 李秀颜 熊 亮 174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7月12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率相关人员到县水稻“三控”技术示范区——龙田镇邬村村检查水稻使用“三控”施肥技术的效果。据介绍,目前我县试验该技术的水稻面积达15亩,经初步预测,亩产比对照的水稻增产约40公斤。
    高级农艺师黄铭华介绍,水稻“三控”技术,以控肥、控苗、控病害虫为特色的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术体系,2007年1月通过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2008年列为广东省主推技术。该技术具有高产、环保和适应性广等特点。经过试验,该技术可使水稻一般增产5%至10%,节省氮肥20%左右,可少喷农药1至3次。他表示,试种点农户对“三控”技术效果均非常满意,纷纷表示要加大种植面积。

相关链接: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措施

一、秧田期(早稻3月、晚稻7月)

1、选用良种。杂交稻亩用种1至1.25公斤,常规稻亩用种2公斤。

2、适时播种。早稻2月底至3月初播种,播后盖膜保温。晚稻7月中旬左右播种。播种前晒种2天,清水选种。

3、稀播匀播。水育秧按秧本田比例1:10备足秧田,抛秧的每亩大田用434孔秧盘45至50个或561孔秧盘35至40个。

4、水育秧每亩秧田施三元复合肥25公斤作基肥,2叶1心期亩施尿素2至3公斤,氯化钾2至3公斤。移栽前3天亩施尿素5至7.5公斤做送嫁肥。

5、防治病虫害,移载前施送嫁药。

二、回青分蘖期(早稻4月、晚稻8月)

1、适龄移栽:早稻秧龄25至30天,晚稻秧龄15至20天。

2、合理密植:每亩栽插或抛植1.6至2万穴,杂交稻每穴1至2苗,每亩基本苗3万,常规稻每穴3至4苗,每亩基本亩6万。

3、基肥:亩施碳铵20至25公斤或尿素8至10公斤,过磷酸钙15至25公斤。

4、分蘖肥:早稻插秧后15至17天,晚稻插秧后12至15天,亩施尿素5至7公斤,氯化钾5至6公斤。

5、浅水分蘖,回青后施用除草剂,当全田苗数达到目标穗数80%时排水晒田,但不要重晒。

三、拔节长穗期(早稻5月、晚稻9月)

1、穗肥:穗分化始期(早稻插秧后35天左右,晚稻秧后30至35天),亩施尿素6至8公斤,氯化钾5至6公斤。

2、孕穗期前7天停止晒田,此后保持水层至抽穗。

3、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插秧后40至50天重点防治纹枯病一次。

四、灌浆结实期(早稻6至7月、晚稻10至11月)

1、看苗补施粒肥:破口期,叶色偏淡且天气好,亩施尿素2~3公斤,叶色偏绿或天气不好不施。

2、病虫防治:破口期喷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后期注意防治稻飞虱。

3、水分管理:干干湿湿,养根保叶,收割前7天左右断水,不要断水过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已有0人点赞
急聘工作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