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村民在树林里挖荔枝菌
张开的荔枝菌外形像平菇
荔枝菌最能保持原味
一公斤蘑菇卖360元?是什么样的蘑菇能卖出如此高价?在龙门县永汉镇,一种蘑菇在当地的饭店中被追捧,并引来深圳、东莞和广州的食客前来一尝。记者了解到,这种蘑菇叫荔枝菌,在当地也被称为“五月菌”,顾名思义,只在农历五月时节才从地里冒出来,因此更显珍贵。前两天,记者来到永汉镇,正好目睹了这种进入收获尾声的荔枝菌。
长在地下的荔枝菌售价比长出地面的高
未开时,菌尖像一把收拢的小雨伞,表面湿滑,质地脆韧;开放后,菌尖则成了张开的雨伞。记者看到,荔枝菌略呈乳白色,菌尖为灰褐色,每个长度约在10至20厘米之间。张开后的荔枝菌与平时市场上销售的平菇较为相似,看起来似乎并无特别之处。
在永汉镇一家以当地特色菜肴闻名的餐馆里,工作人员正在处理刚收购来的荔枝菌。三四名工作人员围着一个大水盆,水盆里泡满了一堆荔枝菌。只见工作人员用小刀小心翼翼刮洗蘑菇上的泥巴。“这些长开了的荔枝菌是冒出地面来的,比较干净,清洗一下根部就行了。而这些菌尖像收拢的雨伞是还在地里没有冒出来的,所以身上还带着很多泥,要慢慢刮干净。”工作人员指着旁边一些荔枝菌说。果然,工作人员轻轻洗净泥土,荔枝菌便恢复了本来面貌。“这种蘑菇就是那么奇怪,只有在农历五月才有,现在是农历五月末了,你们要是晚来几天就只能等明年才能见到这种蘑菇了。”
“这种蘑菇的价格分几个等级,冒出地面张开了的,价格比较便宜,每公斤卖40元至60元;没长出地面的,每公斤就要240元。在增城一些地方还卖过每公斤360元,还是带泥的呢。”邓远威是当地一家餐馆的老板,熟客都知道在他的店里能吃到荔枝菌。据了解,在永汉镇提供荔枝菌的餐馆不超过3家。“很多人不知道这种菇可以吃,更主要的是,这种菇只有在农历五月这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才能看到,而且没有经验的人根本采不到。加上很多食客喜欢吃野生的、绿色无公害的食品,物以稀为贵,所以它的价格才会那么高。”邓远威说,很多东莞、深圳和广州的食客在这个季节特地来这里吃荔枝菌。
收获季节不少村民停下工作专门采菇
荔枝菌这种美食带旺了当地的餐饮业,采挖荔枝菌的人也赚了一笔。红星村中村村民小组的村民李水金就是一位采菇人,是邓远威的固定供货商,从地里采来荔枝菌之后,他就会马上供应给餐馆。
李水金说,他所在的村庄很久之前就开始食用荔枝菌,所以他们村里也有很多人知道如何寻找荔枝菌。“从2004年、2005年开始,就有餐馆开始推出荔枝菌的菜肴,并且价格卖得很贵。村里有很多人一到农历五月,就停下手头的工作,专门去采荔枝菌。”本身从事建筑行业的李水金说,到了地里开始长出荔枝菌后,他就与两个儿子一起专门采荔枝菌。采荔枝菌非常辛苦,但是它的高售价还是吸引了很多村民钻到树林里去采挖。“单单采荔枝菌,一个人一个月最保守也可以纯赚1000多元。”
凌晨两三时上山采挖,运气好时可采5公斤
“荔枝菌很多地方都有,但是没经验的人是采不到的。”李水金说,荔枝菌一般生长在树阴下阴湿的地方,雨后会密集出现。冒出地面的荔枝菌虽然一望即知,但是这些荔枝菌与还未冒出地面的价格相差甚远,所以难点在于采地下的荔枝菌。
“根据经验,荔枝菌就生长在白蚁窝的上面,所以我们会根据周围的环境判断出这白蚁窝上是否会长荔枝菌。”李水金说,荔枝菌一般在午夜生长。他和其他采菇人一样,每天凌晨两三时就出发,穿上长衫长裤,带上铁锹、竹篮和手电筒来到野地里。判断出地下有荔枝菌后,不能用铁锹乱动,否则会把蘑菇弄断。而是只能用手拨开地面的树叶杂草,用小铁锹慢慢地挖出来。“下雨一身湿,不下雨也被汗水弄得一身湿。没办法,荔枝菌就生长在这种环境,蚊子也多,不穿长衣长裤人更受不了,有时还说不定会碰到蛇。”李水金说,运气好的时候最多一天可以挖到5公斤左右,有时也会一无所获。遇到多的时候,从凌晨两三时挖到上午11时才会回家。
生长环境独特,人工培植困难
荔枝菌味道鲜美,价格昂贵,是否可以进行人工培植大量出产呢?李水金告诉记者,曾有人尝试人工培植荔枝菌,但是都无告而终。“荔枝菌的生长坏境非常独特,只有在农历五月1个月左右的时间,雨水充沛、树下阴湿的地方才会生长。最关键的是生长荔枝菌的地方,下面必有白蚁窝。这样独特的坏境,人工很难模拟出来。另外,如果人工培植的话,那就丧失了 ‘野生’这一重要标签,估计也就没有那么值钱了。”
邓远威还说,除了采集难,荔枝菌的保鲜一样难。荔枝菌采摘回来之后,即使是低温保存,也要讲个“快”字,因为荔枝菌最多只能保存两三天,而且鲜味一天比一天递减。即便是一天之内,中午吃也会比晚上吃要清甜很多,所以尽早食用为佳。
记者体验
清蒸荔枝菌最鲜甜
“荔枝菌非常鲜美,人工种植出来的蘑菇和一些山珍海味都比不上。”在李水金的眼里,荔枝菌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吃过这种小蘑菇的人对其评价都颇高。而对于荔枝菌的烹饪,也会秉承保留其原味的做法。“其实,荔枝菌的烹调再简单不过了。只要盐和油,不要放其他任何配料,就已经很美味了。没冒出地面的用来清蒸,最原汁原味;张开了的荔枝菌加鸡肉或猪肉滚汤,也非常清甜可口。”邓远威为记者介绍了荔枝菌的烹调方法,他认为,荔枝菌的烹调非常讲究保留原味,若在烹调的过程中加味精或糖,菌的味道就会大打折扣。
记者有幸尝到了3种荔枝菌的做法:用来清蒸的荔枝菌带着本身浓郁的清甜和丰富的汁水,口感爽脆,细嫩无渣;而与肉丝同炒的荔枝菌,味道也同样清甜,并且耐嚼一些。再喝一口荔枝菌清汤,便觉得满口都是蘑菇的清甜气息。
相关链接
荔枝菌素有岭南菌王之称
荔枝菌,又被称为五月菌,素有岭南菌王之称,生长时期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夏至时节、荔枝成熟结果之时段。但每年都是昙花一现,时间不长,大约一个月左右。荔枝菌生长在树林里潮湿的白蚁窝上,经过高温多雨、骤出太阳骤降大雨的催谷,迅速生长起来。这趟摘完了,只要不毁坏白蚁窝,过几天又长了出来。
本组文字 本报记者黄 桃 实习生黄国焕 通讯员邱燕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