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实施“三确保”抓好扶贫保障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社会民生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实施“三确保”抓好扶贫保障

转载 2010/08/11 20:42:0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谢 磊 黄文韬 138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80多棵单竹可以卖到5000元;5亩近600棵柑橘预计年底增加收入1万多元;4.5亩水稻到年底能带来3500元收入;现在又养了400多只土鸡,预计年底能卖2万多元,今年底收入可超过4万元。”龙门县龙潭镇禾仓村贫困户谭丘华忙碌在田间地头,其妻谢月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激动地告诉记者,她还计划种植1亩紫心薯、10亩甘薯。据了解,在挂钩扶贫单位和结对扶贫人的帮助下,龙门县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增强了,纷纷表示要增加发展项目,扩大种植面积。
    据介绍,龙门县有省级贫困村31个,该县以整合扶贫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开发和培育发展特色支柱产业为抓手,以创新扶贫开发机制为载体,采取得力措施,全力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坚持走好从“输血”扶贫到“造血”发展的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
   
     扶贫项目效益将分配给31个省级贫困村
    “今年5月,在挂钩扶贫单位和结对挂钩干部的帮扶下,我大胆地使用了4500元扶贫资金,现在已种了1.5亩的淮山,长势良好,预计年底能增加收入1万多元。”该县龙华镇马嘶村贫困户李容辉看着苗架上嫩绿的淮山苗笑着说,大学生村官在网上帮我们了解了淮山的市场情况,说种植淮山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市场前景广阔,是致富的一条好途径。
    据了解,该县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决定将市、县财政安排的3年扶贫资金1240万元,用于省级贫困村扶贫项目——— 置换电站和建设标准化厂房。目前,这两个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中。年底将效益分配给全县31个省级贫困村,每村可达3万至4万元,实现脱贫目标。
    据悉,该县还通过实施“三确保”来抓好扶贫保障工作,即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确保贫困户家庭100%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纳入泥砖房改造和维修对象范围。
   
     推行“公司+农户”模式推动产业扶贫
    “嘟……”在龙潭镇禾仓村公路旁,1辆大型挖掘机正在对20亩槟榔薯种植示范地进行土地平整。据悉,该村通过牵线龙头企业建立槟榔薯种植示范基地,引进多个品种(如冬菜、南药材、优质稻)交替轮种,充分挖掘土地产能。据介绍,牵线公司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培训、现场指导,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
    该县麻榨镇同兴果品有限公司也与该镇东安村、大陂村和桂村村3个省级贫困村的30户贫困户签订了青梅、柑橘、姜等农产品保护价购销协议,还通过给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等形式来进行扶贫。
    据了解,该县大力推进 “公司+农户”的模式推动产业扶贫,充分发挥县内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用,让贫困村和贫困农户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充分得到实惠。
   
     龙华马嘶村3项民生工程“造血”功能强
    “筹资10万元对7公里村道进行硬底化改造,预计10月底完工;筹资8万元对村水利基础设施进行维修;筹资2万元为下辖的14个自然村安装简易路灯,目前仅剩6个自然村未安装,预计年底前可全面完成。”龙华镇马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吴伟能说,目前实施了3项民生工程,这些具有较强“造血”功能的项目,为该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催化剂”。
    为帮助贫困家庭尽快脱贫致富,帮扶干部千方百计帮忙解决贫困户子女出路问题。如,龙华镇马嘶村贫困户吴春林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读大学二年级、二儿子今年高考上了大专线,在结对扶贫人的联系下,两兄弟做起了暑假工,增加了家庭收入。
    通讯员谢统立 邓丽梅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