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记者日前从龙门县龙城街道樟潭村获悉,该村的樟潭小学将于9月1日前维修完毕,以全新面貌迎接学生开学。
据樟潭村党支部书记杜光荣介绍,在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中,市教育局挂钩帮扶樟潭村。自从挂钩帮扶樟潭村后,市教育局投入近10万元为樟潭小学维修、配备教学设施。
据了解,樟潭村是龙门县31个省级贫困村之一,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60人,全村有贫困户36户,共159人。市教育局自2009年与樟潭村挂钩帮扶以来,对该村的教育、卫生、村民文明素质提高等相当重视。“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优势,落实教育扶贫措施。”日前,到该村调研扶贫工作的市教育局负责人说,帮助学生接受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为贫困户脱贫打下基础。因此,市教育局想方设法筹措了近10万元对樟潭小学的教学楼、校园设施等进行修缮,更换残旧桌椅等教学设施,并赠送了两台电脑。还安排龙门县龙城二小与之结对子,指导日常教学工作。
樟潭村村民都要到几公里外的山上运水,村民吃水极为不便。市教育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与村干部研究制定方案,首先以邹屋村民小组为试点,投入5000元建设了一个储水池,并接上水管将水送到村民家中。接下来,市教育局将在樟潭村全村推广该方法解决村民饮水难问题。
市教育局还帮助拓宽高楼村民小组通往田间的3公里机耕路,使农耕机械能进入田间。邀请了惠州农业学校的专家对樟潭村20%的土质、树果、水稻进行会诊,改良土质,对村民进行科学种养培训。
为帮助樟潭村改善村容村貌,针对农村日常生活垃圾处理难问题,市教育局投入5000元,在该村建设了2个垃圾池,并聘请清洁工定时清理。
特约通讯员刘耀龙 通讯员沈知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