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人物档案
黄丘明,龙门县永汉镇洋陂村人,1978年退伍后承包了村里的山地开荒种果。他依靠自力更生,勤劳创业,永葆军人本色,情系群众、情系集体利益,带领村民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来到洋陂村,一说起黄丘明,村民们便竖起大拇指:“他是我们奔康致富的领头雁!”在他的带领下,村民靠种植果树过上了富裕生活。
放弃安稳工作开荒种果
1978年8月,退伍回家的黄丘明被安排到永汉镇一家水电站工作。看到家乡依旧贫穷落后,他觉得有责任带领大家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于是,他决定放弃安稳的工作,发扬军人的光荣传统,自主创业,在这块穷乡僻壤开创一番事业,带领群众走上致富道路。
当年,黄丘明承包了村里的一片荒山,夫妻俩开始起早摸黑地开荒种果。由于技术落后,种下的竹、青梅产量很低,收益甚微,还欠下一笔债。当地政府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再次安排他到镇上的自来水厂工作。“勇往直前是我们军人的风格,奋力拼搏是我们当兵的精神,我还年轻,可以从头学、从头干,闯自己的路。”黄丘明再次婉拒了工作机会。
在了解到种植砂糖桔、年桔有很大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也较好后,黄丘明带着摸索的心态,改种了砂糖桔和年桔。但由于技术有限、资金短缺,他起步十分艰难,得不到理想效益。但他没有灰心,开始耐心地向农技人员学习,走访有经验的果农,还订购了大量科技书籍,一有空就学,逐渐掌握了水果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他种植的砂糖桔和年桔喜获丰收。
赠送种苗给困难农户
随着果园经济效益的日益好转,1990年,黄丘明开始扩大种植规模,并请村民到果园帮忙,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自1990年以来,黄丘明共承包了山地1250亩,除了种果树,还种植经济林,养蜂70箱,年收入达80000元。
致富的同时,他说服有兴趣的村民一起包山种果,共走致富路。在他的带动下,周围的村民也种上了砂糖桔、年桔。为了帮助村民解决种植上的技术问题,他毫不吝啬地把积累的种植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他们。对于比较困难的农户,他还赠送种苗。当了解到有些村民的果园地处偏僻,难以引水灌溉时,他便与村干部商议,筹措资金,带领大家兴修水利,引水入园,为群众排忧解难。
在黄丘明的带领下,洋陂村的落后面貌得到了改变,昔日泥泞不平的山泥路,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水泥路;昔日荒芜的洋陂村,现在成了处处果树成林、家家硕果累累的富裕村。
通讯员杨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