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日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带领相关工作人员到龙门县慰问在这里进行“三支一扶”的大学生。张桂霞、严淑珍便是其中的慰问对象。
支教大学生放弃条件较好学校选择山区
不到一米六的个子,身穿一身休闲服,扎着马尾,圆圆的脸很白净,笑起来还有两个浅浅的酒窝,有种邻家小妹妹的感觉。这就是张桂霞。
张桂霞是龙门县平陵镇人,今年7月毕业于潮汕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参加我市“三支一扶”活动,本来被安排到教学设备比较完善、环境比较好龙门县永强中学支教,但是张桂霞毅然选择教学、生活条件艰苦的南昆山学校。“我觉得山上的条件比较差,请老师可能会比较困难,那里的孩子更需要我们。”张桂霞说,现在她主要教四年级的语文,另外还兼任四年级和五年级的信息课。
由于从平陵镇到南昆山上没有直达车,张桂霞每次回家都只能乘坐半个小时的摩托。“回家还好,下山不会很累,回学校那才叫累,因为是绕山路向上,手要紧紧撑着,回到学校人都散架了。”张桂霞笑着说。
自9月份正式任课后,张桂霞便向任课老师了解本班学生情况,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上了一个多星期课,发现有两个学生没有交过作业,后来问其他老师才知道,这两个学生是学校出了名不交作业的学生,什么方法都用过了还是这样。”张桂霞告诉记者,她了解到这两个学生家离学校很近,便让他们晚上到学校写作业,亲自监督其完成作业。现在,这两名学生已经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了。张桂霞的做法得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现在,她正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在上好课的基础上,如何让山里孩子学到更丰富的课外知识。
“看到学生有进步,我真的好高兴,感觉自己再辛苦都值得。”张桂霞说,支教期满后,如果有机会,她还是会选择留在山区学校,为需要她的孩子们而留下。
支医大学生很快适应本职工作
老家在河源紫金、毕业于广州医学院临床专业的大学生严淑珍,去年8月就来到平陵镇中心医院支医,平时主要看一些简单的妇科疾病和为孕妇做产检等。她谦虚向其他医生和护士学习,利用网络充实医学知识,并克服生活条件艰苦等困难,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就适应了本职工作。“参加‘三支一扶’活动既可以帮助山区人民,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严淑珍说。
通讯员夏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