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白芒坑革命旧址拟建红色景点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旅游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白芒坑革命旧址拟建红色景点

转载 2010/12/10 22:13:2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谢 磊 4150 阅读 0 评论 113 点赞

■“品”龙门文化

白芒坑革命旧址位于龙门县平陵镇山下村白芒坑村民小组,是惠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龙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四师”的休整旧址

白芒坑革命旧址坐东南向西北,是三堂四横一禾塘一池塘的清代客家围屋,总面阔55米,通进深26.4米,占地面积约1452平方米。该旧址为典型的客家三进式建筑结构,有房屋90间,其中大部分房屋已空置。旧址里存放着较多革命文物,如军人的生活用品和武器等,这些文物在龙门少有。

记者发现,白芒坑革命旧址里有一口古井,井边竖了一块石碑,刻着“红军井”3个字。据了解,1927年12月,由参加广州起义的部队整编而成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简称“红四师”)官兵途经平陵镇白芒坑作短暂休整,“红四师”官兵见该村村民生活用水比较困难,就为村民挖了一口水井,白芒坑村民为了感谢“红四师”的恩情,就把这口井命名为“红军井”,并在井边竖碑刻字以表纪念。

处于村民自发保护阶段

“龙门拟将白芒坑革命旧址开发成龙门县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的红色旅游景点,对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龙门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

据了解,由于种种原因,白芒坑革命旧址保存的革命文物、文献并没有得到有效保护。记者在现场看到,室内展厅简陋、展柜少,远远无法满足文物的存放需求;与此同时,文物的管理和保护处于村民自发管理保护阶段。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