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鹤湖村(村小组)今年添的花灯有四盏。
村里请来醒狮贺灯。
村民各自带上餐桌、餐椅在禾塘上聚餐。
鞭炮声声、锣鼓喧天,醒狮齐贺上灯节。农历正月十三日,永汉镇鹤湖村人头攒动,炮声此起彼伏,满地红纸,整个村子笼罩着一派喜庆热闹的欢乐气氛。原来,这一天,是该村村民一年一度共贺“添灯”的传统佳节。
上灯,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极富历史特色的传统民俗,就是把花灯挂上祠堂的意思,含有“添灯”“添丁”的意义,寓意着家族人丁兴旺。据鹤湖村村长王志昌介绍,鹤湖村上灯的风俗始于1863年,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多年历史。每年正月十三日是该村固定的上灯日,是除春节之外最为隆重的一个节日,而对于前一年生了男丁的家庭来说则更为重要和隆重。每到这个时候,添了男丁的家庭上灯之前一个月就要到民间手工艺人那里订购一个最漂亮精致的花灯回来,准备在正月十三这天正式上灯。
王村长说,鹤湖村村民上灯的所有程序一般都是以添丁的家庭为主、全村村民通力配合集体而行。上灯前,要先担贡品到祖祠里祭拜,然后到了中午12点,就正式上灯了。上灯时,要用染红的大煤油灯绳把各户添丁的花灯全部挂上祠堂上厅里,然后点亮花灯里的灯烛,亮灯后则日夜不熄,直至次年又一轮“添灯”。
据王村长介绍,上灯过后全村人就要进行“贺灯”。放鞭炮、请醒狮、看烟花,好不热闹喜庆。热闹过后,就由村集体出菜,全村村民各自带上餐桌、餐椅聚集在村里禾塘上大吃一餐。餐间大鱼大肉、酒香四溢、欢声笑语不断。王村长说,因为碰巧今天天气不好,村里只有300多人贺灯,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都没能赶回来。往年天气好的时候,贺灯的村民能有近800人,整个禾塘都会坐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