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昨天,惠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志愿服务工作队第八小组的成员们匆忙地将大包小包的行李塞到车上,准备前往他们在龙门县的最后一站——平陵镇,结束在龙华镇为期三天的活动。
此次活动是团市委、市农业局、市扶贫办联合开展的惠州市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系列活动之一,通过下乡开展党史寻访采风、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农村团建信息普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及“双到”扶贫工作调研,以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保证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带领广大农村青年永远跟党走。
龙华镇高度重视此次“青马工程”,明确了“镇团委牵头,农业办、扶贫办、党政办协作”的部门合作机制,并指定专人负责工作队的工作开展,充分协调工作队镇村间的交通衔接、驻村工作开展、食宿就近就便安置等问题。
在三天调研活动中,工作队的 12 名志愿者分别前往龙华镇的大坪村、花竹村、长滩村、马嘶村四个省级贫困村开展活动。 12 名志愿者均是来自惠州学院的大一、大二大学生,第一次离开城市,驻队农村,对农村的生产生活充满浓厚的兴趣。工作队每到一村,每落一户,均像小记者一样积极向村委负责人和农户了解情况,他们走进田地,爬上山头,深入农村基层充分实践马克思主义者志愿服务的价值。
在采访老党员时,志愿者在目睹了部分老党员生活的艰难同时,也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党员同志无微不至的关怀,通过申请低保、房屋改造、节日慰问等方式,党员同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
在采访帮扶户时,志愿者切实地感受到扶贫开发“双到”的力度,在挂钩单位的资金和技术帮扶下,通过劳动力培训、种养引导资助奖励、帮助子女上学就业等帮扶措施,很多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特别是在参观了马嘶村淮山种植示范基地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塘山村小组之后,志愿者真真切切地目睹了扶贫开发“双到”的工作成效,“崭新的楼房、整洁的环境、连片的基地,这就是最给力的工作成效!”志愿者小吴说。
通过三天的活动,志愿者体验了农村生活,完成了活动任务,实践了服务价值,最后带着一颗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龙华镇,在离开的时候,志愿者们感谢龙华镇为工作队提供的服务保障,并表示他们在龙华的三天住得舒服,吃得舒心,“玩”得尽心,并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对农村社会管理工作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