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近半年来,我国中草药的价格出现普遍上涨。我县中草药价格有没受到影响?市民反应如何?药店态度怎样?对此,记者走访了县城的几个大药房进行调查。
中药价格普遍上涨,市民表示有压力
7月20日记者从县城新兴路一家大药房销售人员了解到,自去年以来,各类中药材价格都出现了普遍上涨。像麦冬、太子参、三七、川贝、党参等中药材价格都出现了很大的涨幅。记者随后走访县内几间大型中药店发现,中药价格确实普遍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一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中草药的价格上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店内大部分的中草药价格都是稳步增长,涨幅小的在10%或15%,大的达几倍。其中常用药麦冬价格攀升幅度比较大,早前麦冬的价格是0.8元/10克,现在已经涨到2.5元/10克。麦冬主要功效是清热和清心火,很多病都要用到这药材,市民关注得也比较多。”
李大伯患有咳嗽少痰的老毛病。去年,他在一位老中医那得到一副调理偏方,其中包括太子参、麦冬、川贝母、甘草、百合、桔梗、玉竹、知母等10多味常见中药。“以前我拿着方子去抓药只需要十多元钱,感觉很便宜。但最近到药房拿药,却要二十多元了。一年来中药价格涨了很多,但为了调理身体治好病,又不得不买,真是感觉压力很大。”李大伯无奈地对记者说。
药店“腹背受敌”,也希望药价能降下来
“药价的上涨我们赚不了钱,但涨价我们也控制不了,批发的成本高,卖给市民的价格肯定跟着上涨。药价的上涨过高过快会直接导致客源的减少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意,所以对待涨价我们都是很慎重的。”县城西林路一家药店的店主对记者抱怨说,现在正值夏季,很多市民会来药店买些清热祛湿、清凉解毒的季节性凉茶药,和往年相比进货价格提高了一些。为了回报群众,在可承受范围内他们并没有采取升价措施,还是维持原来的价格,但却承受着利润空间缩小的压力,如果药价再涨的话,他们也只能跟着涨。中草药价的高企,药店进货也比较谨慎,对一些比较贵的药可能存在游资炒作因素,为规避风险他们不敢存太多货,能不进就不进,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早日出台一些政策控制价格。
一位前来抓药的钟阿姨对记者表示,现在什么都在涨,药店中药价格上涨也不是新鲜事了,自己也理解药店的涨价行为。“对于一些涨得太高的中药,我都会询问药店的药师,用同样功效的便宜中药代替。”钟阿姨说,药店一般也会提供这样的服务。(吴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