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过年吃鸡 大吉大利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社会民生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过年吃鸡 大吉大利

转载 2012/01/26 16:01:1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张秀珍 914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一顿年夜饭,不仅仅是一餐美食,它是家庭团圆的象征,是亲情凝聚的磁石,是人们对新一年生活的祝愿和祈祷。其实,不仅仅是年夜饭如此,春节期间待客的每一顿饭菜都蕴含了这些意味。

鸡——大吉大利

    鸡肉是春节食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道菜,所谓“无鸡不成欢、无鸡不成宴”。普通话中,“鸡”与“吉”谐音,寓意着大吉大利;而在龙门话等方言中,“鸡”还与“归”谐音,喻示归家相聚。

扣肉——家运兴旺


    扣肉,又叫“大红扣”,是一道用猪肉制成的常见的中国菜肴,主要分为芋头扣肉及梅菜扣肉。扣肉的“扣”是指当肉蒸或炖至熟透后,倒盖于碗盘中的过程。因其制作需要用油爆炸,寓意着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肉圆——团圆、圆满
    肉圆,也叫肉丸。是一道常菜,饮宴也不可缺,主要是取“圆”字寓意“团圆”、“圆满”。 “圆”谐音“缘”,如以鱼、肉两圆混合上席,更有成双、有余的吉兆。

鱼——吉庆有余
    “鱼”和“余”,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生菜——生财


    “生菜”和“生财”谐音,同样表达着对新的一年里美好的愿望。

相关链接:吃七宝羹
    吃七宝羹,亦称“吃七种粥”、“吃七样菜”。汉族岁时饮食风俗。

    吃七宝羹流行于福建、广东、台湾及湖南、湖北等地。吃七宝羹始于晋,后来成为汉族岁时饮食风俗。

  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亦称人日),用七种菜果(所用菜果,因地而异,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混合米粉羹,全家聚食,民间认为可拂邪气,治百病,以此来取吉兆。

  广东潮汕用芥菜、芥蓝、韭菜、春菜、芹菜、蒜和厚瓣菜;客家人地区用芹菜、蒜、葱、芜茜、韭菜加鱼、肉等;在台湾、福建等地则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七种蔬菜作羹。 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如此种种(每种蔬菜有有一种吉祥的、好的意头)。(来源:百度百科)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