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 |
趁着龙年春节期间,记者日前来到龙田镇凌角塘村委红门楼村民小组,离村口不远处,见到一座清代牌坊。牌坊门框左右两边贴着由村民书写的两副对联“丁财两进围昌盛、富贵如春福滿堂”、“天赐良缘昌百世、地上佳偶耀宗枝”对联映红了整座古牌坊,也给牌坊穿上了龙年“新衣裳”。
今年70多岁村民赖伯向记者介绍,红门楼村民小组牌坊建于明未清初年间,有四百多年历史。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坐西向东的牌坊高约4米,宽度3.8米,墙厚度0.36米,孔门宽度1.28米,孔门高度2.18米。上部为三檐式,两头飞檐翘角,层层对称而上,都是雕砖瓮瓦,青砖条形砌叠图案。上方正中竖立一石匾,刻有“秀挹東山”四个繁体楷书大字。飞檐下面有各种花卉、人物、动物等图案,精雕细琢,栩栩如生,显示当时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
据村民介绍,旧时村里操办各种喜事都要经牌坊进入祠堂,故称为“红门楼”。民国二十五年该牌坊作了一次修缮,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一场特大洪水将原来完好的古围墙冲跨,只遗留这座牌坊。
据悉,龙田镇有“白楼”、“红门楼”、“黄泥楼”等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