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家居装修谨防陷阱 事前小心事后才能放心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社会民生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家居装修谨防陷阱 事前小心事后才能放心

转载 2012/06/14 12:26:2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新龙门增刊 1164 阅读 0 评论 2 点赞

    近日,市民刘女士向记者反映,她家装修还不到两年,就出现了房顶天花发霉、下水道堵塞、房门褪色等现象。直言家居装修存在陷井。事实是否如此?为此,记者对县内的装修市场进行了了解。

装修材料最好亲自挑选
 
    现在的家居装修主要有自装、雇请装修公司两种方式,但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却有所不同。装修公司一般都是包工包料,业主可以在与装修公司签定协议前对装修的材料作出要求;自装既可选择包工包料的方式,也可选择包工不包料的方式进行,但监理的工作就要由业主自己承担。正在县城某楼盘装修的廖师傅告诉记者,很多业主在自装时都喜欢自己购买原材料,主要原因是防止施工方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

    “我有个朋友请装修公司装修了自家房子,整个装修工作都由装修公司一手操办,整个过程她都没怎么去看,结果后来就出问题了。”市民黄女士说,她朋友才住了一年多时间,地板就陆续出现涨鼓松动现象,后来才知道,原来当初贴瓷片时,水泥放得少,用的时间长了,瓷片就会松散,工人用铲就能把整块瓷片铲起来。对此现象,廖师傅表示,施工方为了节省成本和时间,用沙子代替了水泥才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

    县城某装修公司负责人指出,他们装修时会根据客户的要求决定是否包工包料,一般情况下包工包料可以节省一定的金钱,因为多出来的材料他们可用于其它房子的装修。但客户自己选择装修材料时,开了封又用不完的材料是不能退回给商家的。

    尽管如此,为防止偷工减料现象的出现,很多曾经装修过房子的市民都表示,尽管可能多出一点钱,但装修房子时都会选择自己挑选材料。

签定协议可防止出现争执

    很多时候,业主方和施工方会在家居装修结算时因工钱、施工质量等发生争执,这时候就要以当初签定的协议为准了。很多市民可能会嫌手续麻烦,没有签定协议,最终的结果还是业主自己吃哑巴亏。

    市民陈先生在半岛明珠买了一套房子,因听人家说外省的装修师傅手工好,就找了个湖南的师傅。但装修不久,就发现该师傅手脚不太干净,会有小偷小摸行为,于是他决定不要这个师傅做。但麻烦就出来了,工程才进行了一半,如何结算成了个头疼的问题。最后,陈先生只能多花了几百块钱把师傅打发走。

    不少装修行业的业内人士表示,就算签定了协议,也不一定能够发挥作用,因为除装修公司的协议比较详细外,一般自装的协议都不够详尽,若真要维权,协议就不一定能够发挥作用了。县消费者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也曾表示,家居装修和网络购物一样都很难维权,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消费的记录不全,证据不足,很难界定责任。

    不少网民在网上发帖表示,家居装修陷井多,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多花心思去跟踪,还要多学习一些家居装修方面的知识,做到知己知彼,才不会上当受骗。(旋海锋

□ 自装小贴士
  1、装修前要有全盘计划,包括装修风格、装修所用材料、资金等方面。
  2、选取材料时要货比三家,在相同品牌的情况下,选择价格低的材料商进货。
  3、动工前要跟师傅说明意图,并谈好价钱,签定协议。
  4、装修过程中,要时不时到现场观看,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及时更改。一般来说,装修分泥水、木工、扇灰三个主要环节。
  5、装修完成后,要进行验收。(
旋海锋)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