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沉香茶新外观受市场欢迎。
陈友光站在种植沉香的山头上,向记者描绘了打造沉香之乡发展旅游的蓝图。
“我的沉香茶外观有改进了。以前茶叶的形状是碎片状的,现在做成了粒状,改观后的沉香茶档次更高,试做的300斤粒状沉香茶一推出市场就卖完了。”日前,龙潭镇新寮村沉香种植户陈友光兴奋地对记者说,他还邀请记者前往品尝其新产品。
原来,2011年11月《新龙门<增刊>》曾对陈友光种植的沉香林及其开发制作的沉香茶进行过深度报道,报道出来后引起了农民及消费市场等多方关注。针对消费者普遍反映的沉香茶片状不美观的问题,2012年初,陈友光携其采摘的制茶用的沉香老叶前往福建省某制茶厂潜心研究并成功制作出粒状沉香茶。
— 媒体助力 ————
成立专业合作社 更多农户加入种植行列
再次进入陈友光种植沉香的新寮村,沿路比记者去年所见多了很多矮小的沉香树。陈友光告诉记者,自去年经报道宣传后,很多人看到了种植沉香巨大的潜在价值和附加利润,纷纷来到他的沉香园参观学习,并购买种苗试种。“不只是本村村民效仿试种,还有龙华、永汉等乡镇,甚至是广西等外地的人也慕名前来参观学习并购买种苗。2008年那时全县只有我种植的15000棵沉香树,发展到今年全县大概有40人种植沉香40000多棵。”陈友光说,对于有心种植沉香的村民他会免费提供种植技术,还会经常到村民种植场地查看沉香生长情况并作指导。“其实种植沉香很简单,易打理,只要常除草,别让霜冻冻坏叶子就没什么问题了。”陈友光透露种植沉香无须太多技术。
由于陈友光种植沉香的知名度已打开,新寮村沉香种植面积也近300亩,具备一定规模。今年6月中旬,陈友光注册成立了龙门县西溪沉香专业合作社,已吸收会员22人。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了沉香种植管理技术,茶叶回收、加工、销售等服务,并按情况分红给每一位会员。
— 转型升级 ————
计划购进制茶机器建厂房扩大产茶规模
由于沉香茶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较大的保健作用,虽然均价较高,但已有较多消费者为其所含保健价值而接受。陈友光说,去年他采摘生产了2200斤沉香茶,以批发价销售给广州、深圳等地的茶叶商,目前已基本售罄,获得了18万元左右的纯收入。
不过,很多销售商和消费者普遍反映陈友光制作的片状沉香茶不甚美观,价格与外观不成正比。“打开外包装看到这些碎片似的沉香茶感觉像是制茶遗留的茶叶残渣。”这是部分消费者对其沉香茶的评价。“沉香叶越老保健作用越大。但是用老叶制茶却没有嫩叶那么好看,而且以我现有的制茶机器也只能制作出片状茶叶。”陈友光说,为了解决外观问题,他特地空运了300斤沉香老叶去福建学习技术改良外观。经研究,他借用福建某厂的制茶机器成功研制出粒状沉香茶。“沉香茶新外观更好看、档次更高,推出市场不久就卖完了。”陈友光向记者展示了他留作珍藏的粒状沉香茶。记者看到,改良后的沉香茶确实更精致。
虽然外观有了改良,却是到福建租用机器制作,加上空运茶叶来回费用等等,制作新外观的沉香茶所需成本非常高,其批发价卖到每斤350元,市场价也随之提高。为了降低制茶成本,让价格能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陈友光计划在今年10月份左右在本村建一个厂房,并到福建购买一台先进的制茶机器生产新外观的沉香茶,扩大生产规模。
— 未来设想 ————
建沉香之乡开发系列产品发展旅游
对于种植沉香的未来之路,敢想敢干的陈友光有自己的一番设想。“沉香茶的外观改良后,需要进一步挖掘销售市场,然后扩大生产规模。”陈友光表示,去年底有一位新加坡的茶叶商希望与其合作打开国外销售市场,最终却因其沉香茶的生产规模无法跟上而不能合作。
但这坚定了陈友光扩大沉香茶种植和生产规模的想法。“我希望能带动新寮村更多的村民种植沉香,将新寮村打造成沉香之乡,开发研制沉香的一系列产品,发展沉香农业旅游。”陈友光说,提出发展旅游是有根据的,因为沉香树浑身都是宝。首先,沉香林环境相当优美、舒畅、香气四溢,适合游憩。其次,沉香树能开发制作出多种沉香产品。如种植3年可采摘叶子制作沉香茶;生长6至10年后可取其树脂(即沉香)制作成中药、保健品、串珠、香料、工艺品等等。
(沈知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