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每一份档案都记载着一段历史,我们所不能触及的过去,通过档案卷宗的展示,变得逐渐形象而真实。看似枯燥乏味的档案,不仅能记载历史,还能帮助市民解决很多现实问题。县档案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近年来多宗难以调和的山林纠纷等矛盾,凭借馆藏的山林证等档案得以和平解决。县档案局馆藏档案53595卷,近5年被利用的档案达4807卷。
个人亦能免费寄存档案
据了解,县档案馆藏档案年代最远可以追溯到民国年代。“涉及到民国的档案资料,在惠州市里,就只有龙门和博罗略有收藏。”据县档案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我县收藏的档案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为文书档案,一种是专门档案。他说,文书档案是指全县100多个单位组织的资料存档,形式除了有一般的文字资料,还包括有各式名册、照片、印章等。另外一种为专门档案,专门档案的分类更加细致,包含了山林证档案、注销档案、退伍档案等,甚至连土壤监测、星相档案这些较为少见的也在保管范围内。
“机关单位组织的,一般每隔10年就会将有关资料送过来(县档案局)。”县档案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除了单位组织,也有一些市民将自己重要的证书等免费存放在这里,我们称这部分为寄存档案。例如2008年我县的奥运火炬手就在这里寄存了他的火炬。”
火炬也可以存放在档案馆的吗?“可以,我们把这种归类到荣誉实物档案。荣誉实物档案除了这些比较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外,由于我们有专门的保存技术,所以我县获得的荣誉牌匾也收藏在档案馆内。”说罢,县档案局有关负责人就向记者展示了“广东省文明县城”、“广东省卫生县城”等牌匾。
档案上架前须冷冻消毒
记者发现,陈列档案除了可移动的书柜之外还有一格格整齐的铁箱,档案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不同档案资料的存放器械都是不相同的,我们较为常用的是密集架和标准档案铁箱两种。标准的档案铁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潮防火,更有利于重要档案的保存;而可移动的密集架就能有效地节省空间,陈列更多的档案。”
县档案局有关负责人说:“我们现在看到这些整齐、干净、便于查找的档案,都是在上架前经过很多工序处理过的。”据介绍,档案入馆后,首先要对其进行分门别类,整理装订,编目编号。编号完成后要将其密封放入大型冰柜进行冷冻消毒,在零下20摄氏度的温度下放置5天后解冻,“冷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冻死虫卵,进一步保护档案。”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后,一般的档案就能够上架了。
记者还发现,每间档案室内都会有空调、抽湿机、温度表、湿度表等仪器。原来档案的保存对湿度、温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工作人员每天早上都要对馆内温湿度进行记录,及时调控馆内的温湿度。一般来说,档案的存温度要在14℃至24℃之间,湿度要求在45%至60%之间。”该负责人说。
上网可查解密档案条目
县档案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县档案局馆藏档案每年都会在广东省档案信息网上公布解密档案条目,有需要的市民可以上网查阅解密档案条目。“50年以上的档案资料我们称为解密档案,市民凭身份证即可查阅,而非开放性档案则要凭相关单位证明及个人身份证才能查阅。”此外,领取个人寄存档案需要出示档案凭借寄存证书和个人身份证。
据介绍,市民查阅档案的类型会随着政策的变化而变化。2008至2009年,由于当时政策的倾斜,退伍军人可以享受生活补贴等优惠,因而以查阅退伍档案的居多;2009年底,由于知青可以低价购买社保,所以前来查阅知青档案的人较多;2010年林改工作启动后,山林土地纠纷频发,前来查阅复印山林证、土地证的人占大多数。
此外,该关负责人还指出,为了方便查阅和原件保存,档案正实施电子化管理。“现在使用专业软件管理档案,查找起来更加快捷便利。此外,我们会将重要档案扫描成电子版进行保存,原件则会被封存起来,市民都只能查阅到副本,如果需要原件作呈堂证供等重要用途,必须出示有关部门的证明。”
利用档案解决山林纠纷等问题
“档案局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对档案的保管以及合理利用,馆藏档案53595卷,资料6222册,近5年被利用的档案达4807卷。市民可以利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去解决形形式式的问题,这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县档案局有关负责人随即跟记者分享了几个小故事。
1999年,南昆山乌泥、万马坪村民与永汉镇大埔围村民发生山林纠纷,引发村民群殴事件,主要原因是南昆山乌泥村羊蹄坑山、万马坪村甘坑山和永汉镇大埔围村的山界划分不清。南昆山当事方派代表到县档案局查阅档案,发现档案记载着1958年广东省林业勘测设计队对南昆山林场的勘测情况,明确规定三座山的山界,最终和平解决了纠纷问题。
2008年,县人寿保险公司一位退休女士到县档案局查找档案。原来这位女士在村委(大队)10多年,由于没有原始档案资料,办理退休时不被认为是连续工龄,通过查阅档案确认了其连续工龄,每月退休工资提高了500多元。
2008年,龙城街道陈村村民朱女士,早年与香港居民注册结婚,养育的子女在大陆出生长大。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后,香港政府出台政策,允许香港居民在大陆生育的子女办理有关手续到港定居。朱女士来到县档案局查找到涉外婚姻登记证明材料,提供给县公安局核实审批,解决了子女到港定居问题。 (苏丽萍 叶慧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