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一朝被人帮长年帮别人的“独臂铁人”程木华、坚守瑶乡三尺讲台10多年的山村女教师江润浓、暴雨中摸黑转移老人的大学生村官杨成业……近期,在龙门县委宣传部主办的每一场道德讲堂报告会上,一个个颂扬高尚道德的感人故事、一部部介绍好人事迹的电视短片、一次次“零距离”的现场访谈,让“龙门好人”走进了人们的心里。举办道德讲堂报告会只是龙门县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县城的一个缩影。
自去年获授“广东省文明县城”荣誉称号以来,龙门县不断巩固发展创建成果,并于日前出台《龙门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实施方案》全力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方案》提出,力争2014年创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全国文明县城。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县城建设和管理,改善县容县貌,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提升全县文明程度,使龙门县有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形成崇尚文明、追求文明、建设文明、共享文明的良好风尚。
每星期组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方案》提出,要强化宣传发动,发挥市民群众主体作用。坚持开展机关单位每月爱国卫生日活动、学校“小手拉大手”活动、全民卫生整治大行动,把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力量动员起来,形成市民群众全方位参与创建的生动局面。
《方案》提出,开办道德讲堂,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系列市民教育活动。定期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广场文艺演出,举办十大作家、十大歌手、十大书画家、十大摄影家、十大农民画家、十大民间艺人评选等活动,形成建设文化强县热潮。大力开展龙门精神大讨论,培育龙门人民共有精神家园。坚持每周组织志愿者广泛参与文明宣传、卫生监督、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策划开展“做文明有礼龙门人”、慈善万人行、孝文化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促进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大力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建设“一街一景一路一色”亮点
《方案》提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文明创建基础。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注重文化内涵,按照生态经济特色县、珠三角生态花园的功能定位,完善县城规划,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龙门县城。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基础设施。注重特色,提高绿化、美化、净化水平,突出龙门生态特色和文化特色,推动县城“一街一景,一路一色”亮点建设。拟融入龙门文化元素,把县城塔山公园、龙门河两岸打造成集祈福、观景、赏灯等于一体的休闲文化旅游长廊。创建文明示范街、文明示范路、文明示范店、文明示范市场,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方案》提出,围绕龙门县委、县政府提出办好“十件惠民实事”的要求,加强督办、督查和协调,重点解决好县城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社会治安、政务环境等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开展长期性的一系列整治活动,对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影响创建工作大局的难点问题,坚决严治,不断改善县城环境面貌和社会秩序状况。 本报记者谢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