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眼看暑假即将结束,很多家长开始为孩子新学期做着各种准备,购买教辅书就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而在今年4月,国家相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今秋中小学教辅书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此前一直饱受价格偏高诟病的教辅书终于有望实现价格下降,然而秋季开学在即,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多数书店的教辅书价格没有明显变化,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大降价情况,却依旧卖得火爆。
教辅书未现降价却依然火爆
记者在多家书店里看到,开学用的各种教辅书籍已经被摆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有单元测试、点睛一本通、同步教程。除了种类多样,不少教辅书包装精美,而且封面写着各种动人的广告语,比如“轻巧夺冠”“名师点拨”“状元之路”等。记者翻看了这些教辅书,大多数在200页的教辅书,标价在15元到25元之间。
在中学读物专区,就读高一的李同学正在选购教辅书。他告诉记者,现在课程改革,课本的知识量减少,光靠课堂讲授根本不能满足考试需求。要想考取好成绩,还是要自己“加餐”。“我没有请家教,也没有参加什么辅导班,基本靠自己多学多练。”李同学表示,教辅书无疑成为了自己最得力的“老师”,每个学期自己都至少购买一整套,对于重点科目例如数学、英语等还会购买多两本。
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规定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将对中小学生使用的主要教辅材料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以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市场秩序,减轻学生经济负担。那么今个学期的书价格有没有降下来呢?
一家书店的经营者告诉记者,最初他得知秋季教辅书降价的消息后,也以为今年秋季的教辅书进价会大幅下降,可是拿到书的报价单后发现,同一种类的教辅书的定价和上学期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估计是售卖的书出版日期还未到9月,降价仍需等待一段时间,而且开学在即,家长、学生们购买的热情高涨,更多关心的是买哪种教辅书比较适合而非降价的事。
教辅书非买不可吗
接受记者采访的杨女士说,作为家长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被落在后面,不得不多买一些教辅书。“这些教辅书跟学校发的教科书比起来贵了好几倍,随便一本教辅书就得20多块钱。”杨女士说,每年开学带孩子去买辅导书,都要花上200元,但为了孩子的学业,花再多的钱都舍得。
教辅书热销能否表明这些书籍的确物有所值?或者是这些书籍给大多数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突飞猛进?一位初中学生告诉记者,买辅导书是开学前的“必修课”,因为班上其他同学都要买,如果你不买就感觉和别人差点什么。他还表示很多书的练习题都是大同小异,经常发现做过的题目,又重复出现,浪费时间。
而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学生将买回来的教辅书束之高阁,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回收废品的王师傅跟记者说,自己走街串巷收购废品多年,每年7、8月份学生毕业的时候,废旧书的数量就会明显增多,其中不乏各种辅导用书,经常可以发现很多都是崭新的,未曾认真使用。
“什么样的教辅书最适合,还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选购。”教育工作者何老师指出,教辅书的好与坏,就是看学生使用是否适合,只有学生能看进去的才是好的教辅书。同时何老师认为,现在教辅书质量参差不齐,种类之多让家长和学生无所适从,与降低教辅书价格相比,提升其质量显得更为迫切。有关部门应该对教辅市场加强监管,严格教辅书准入制度,杜绝教辅书泛滥。
(文/图 吴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