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措并举 猛甩“穷龙华”帽子
转载
于 2012/10/19 15:44:4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龙华镇党政办
141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龙华镇在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按照省、市、县工作的要求,以“全员参与、整体推进、争创一流”的工作方法,以民心项目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基层党建务实为工作重点,精心组织,迅速行动,落实责任,稳定、有序、有效地推进扶贫双到工作的开展。
一、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龙华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将此项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扶贫的领导为副组长,各班子成员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龙华镇“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还制定好脱贫规划、落实好脱贫责任,建立了专人“一对一”帮扶责任机制,坚持落实责任到人政策,落实帮扶对象,落实帮扶时间,落实帮扶资金技术。
二、深入调研,注重多方沟通
龙华镇共抽调了23人组成调研组,按照上级工作要求,多次深入到18个贫困村344户贫困户,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和核实工作,做到仔细核对贫困户的相关信息,了解其家庭成员结构、经营方式、收入状况、贫困原因、帮扶需求等,同时建立贫困户的动态管理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表、镇有册。在了解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后,龙华镇多次组织政府、村委、挂点扶贫单位三方召开扶贫工作调研座谈会,总结和分析调研的重点难点问题,找准贫困因子、理顺脱贫点子、定好脱贫路子,为有“造血功能”的贫困户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
三、因地制宜,走特色扶贫路
立足各贫困村实际,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制定出快速、高效脱贫致富的村级发展道路。龙华镇4个省级扶贫村:马嘶村重点发展淮山种植产业;长滩村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花竹村广泛开展智力帮扶与科技下乡;大坪村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扶贫突破口。4个省级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其中有两个村达到10万元以上;108户被帮扶的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均在2500元以上,脱贫率为100%。
四、完善基建,务实脱贫基础
一是解决行路难问题:累计投入200万元,完成自然村硬底化道路改造115公里,其中四个省级贫困村完成37.5公里;二是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累计投入178万元,维修陂头48座,水圳12500米,解决近2000亩农田灌溉问题;三是村容村貌整治:完成自然村垃圾池改造245个,完成自然村简易路灯安装20公里,完成村道绿化25公里。
五、强化党建,提高“两委”战斗力
龙华镇按照“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要求,大力推行“四民主工作法”,以“创先争优”和“千干下乡惠百村”等活动为载体,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累计开展村级交流座谈会、学习培训、民主生活会等活动共120多次,加强了村级党建工作,提高了村“两委”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脱贫奔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