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县领导与参建单位代表共同按动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启动球。
县水务局负责人向县领导许志晖介绍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
施工机械与人员整装待发。
“现在我宣布,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正式启动。”11月6日,随着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志晖的一声令下,历经多届政府努力的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建设。据了解,龙平渠是我县唯一一宗中型引水灌溉工程,灌溉面积超过全县1/4的农田,受益人口近10万人。该工程估算总投资约1.7亿元,计划改造渠道35.5公里。工程竣工后,龙平渠原来“渠首水汪汪、渠尾闹水荒”的尴尬状况将不复存在。
县领导梁少文、邓国平、谢月明及龙平渠改造项目参建单位代表、县直单位、各乡镇区场(街道)、村委有关人员等参加了会议。
“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具有划时代意义,在龙门水利工程建设上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喜事,它将影响龙门近1/3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 动工仪式上,县委副书记、县长林洪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工程的正式动工表示祝贺,并对我县2012年度秋冬水利建设工作作了动员讲话。他要求,各乡镇要抓紧制定今年我县秋冬水利大会战安排项目的实施方案,重点抓好列入中央、省、市重点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务必按照时间节点按时保质完成任务。相关部门要为项目审批开绿灯,确保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无障碍施工。林洪表示,县委县政府还专门安排300万元资金“以奖代补”,鼓励乡镇、部门和群众参与冬修水利建设,掀起全县秋冬水利建设高潮。
会议由谢月明主持。谢月明还介绍了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的基本情况。
据了解,龙平渠始建于1956年,原渠道全长105公里,设计灌溉面积6.7万亩,担负着龙城、龙田、平陵、龙江4个乡镇近10万人的生产生活供水任务。经过50多年的运行,渠系建筑物老化,配套设施残旧,渗漏严重,灌溉面积减少到目前的4万多亩。1992年,龙门县委县政府提出改造龙平渠灌区;2008年10月正式启动改造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2012年6月改造项目通过省发改委批复立项。项目动工后,将改造渠首引水坝;分别对30公里主干渠和部分分干渠进行清淤、护砌和防渗处理;全渠更新、改造排洪闸61座、渡槽56宗、放水涵244宗及其它渠系建筑物共计652座。工程竣工后,将新增、恢复灌溉面积207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8万亩,灌溉用水保证率达到90%,可增加粮食产量800多万斤,扩大冬种面积约3万亩,增加灌区综合经济效益近1.5亿元。
2012年度秋冬水利建设项目方面,我县秋冬水利大会战安排实施项目295宗,计划总投资1.9亿元,其中乡镇上报实施项目286宗,投资8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