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传统手工艺传承却成难题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社会民生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传统手工艺传承却成难题

转载 2012/11/08 15:02:0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新龙门增刊 316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林万谷正在用藤条加固盒箩底部。


    龙门竹资源丰富,全县共有竹林面积约30万亩。竹林主要分布在村庄四周,屋前屋后和低坡度山上,在南昆和龙潭生长相对密集,仅龙潭就有竹林面积约5万亩。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近3万农户通过从事种植竹子和竹产品加工而脱贫致富。

    一根小小的竹子,能够做什么呢?记者调查后发现,竹子的用途有很多,可以制作成竹签、竹椅、盒箩,还可以开发成其它竹艺产品。目前,全县竹牙签、竹餐签年总产量为3.36万吨。竹椅、盒箩等竹艺产品的生产主要依靠人手方式进行,产量较低。由于很多年轻人都不喜欢从事竹椅、盒箩等竹艺产品的制作,这类手艺的传承也成了一大问题。

机器更新换代牙签生产量大增

    记者在某牙签生产车间看到,房间两边摆放的小机器有不同的用途。挑选出来的竹条按照一定的数量进行扎料,然后在此基础上长度一般一分为二进行锯料。80厘米长的竹条扎好后,就会被放进抛光机里面,之前长长的竹条就会被切割成平时使用牙签长度,从抛光机另一端的小孔里头按顺序滑落下来短签或废签。切割后的小竹条要进行首轮抛光,将牙签身形抛光得结实、光滑。然后再到削尖程序,部分牙签是一端削尖的,另一部分是两端都要削尖的。经过削尖的竹条已经有牙签的最终模样了,这时还需要再抛光,确保削尖后的光滑度,牙签就这样生产出来。进入包装环节前还要在最后的一台机器中进行筛选,随着机器左右摆动,一些长度不够、质量有问题的牙签次品就会依次掉下来,以此保证了牙签产品的质量。 

    “竹条要经过扎料、锯料、抛光、削尖、再抛光、包装这6大工序,才能制作成牙签到市面上流通。”县粤龙永华日用品厂总经理刘永华介绍说,随着牙签机器的更新换代,现在的牙签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据统计,全县竹牙签、竹餐签年总产量为3.36万吨,其中约有1/3的产品出口到欧盟、日本等地。在全国市场上,龙门竹牙签、竹餐签约占全国竹牙签、竹餐签市场份额的70%至80%。据了解,目前龙门全县现有登记注册的牙签、竹餐签制品生产企业有200多家,主要集中在龙门县城、龙潭、地派一带。

拜师学习编织盒箩一般要8年

    “现在懂得编织盒箩的人越来越少,目前在龙门只有不到10户人家还在坚持做盒箩生意。”龙城街道林村村民林万谷说,拜师学习编织盒箩一般要8年时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不愿意花这么长时间去学编织盒箩了。林万谷告诉记者,目前市民购买大盒箩主要作为嫁礼,一个大盒箩要经过3天的手工编织才能完成,市场价在400元左右,而小盒箩作为装饰品和艺术品居多,一般2天就能编制完成,市场价在200元左右。在下半年,特别是中秋节过后,盒箩就会供不应求。

    “一般制作盒箩,需要学习削竹、上色、晾干、编织等步骤。单是削竹就要学3年。” 林万谷一边介绍,一边非常娴熟地用锋利的刀在竹子上来回削竹青。“要把竹片削得同样大小和厚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但要薄,而且要均匀。”林万谷说,他自己赚多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他只是不想编织盒箩这一传统手工艺失传,所以一直都很坚持去做,并享受着这个过程。

    据了解,盒箩一般用于结婚、满月等喜庆日子,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龙门县龙城街道林村盒箩手工艺代代相传已有近千年历史,这一独具特色、手工精湛、工艺复杂的传统工艺传承至今。盒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远销至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

竹椅制作要靠耐心和体力

    “在龙潭镇用传统手工制作竹木工艺品的人已经不多了。”龙潭镇居民李阳生说,做竹艺品其实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是熟能生巧的技能,不过,这也很考耐心和体力。在李阳生的作坊里,记者看到,竹竿、竹片等材料及刀、斧头等工具遍地都是,还摆放着已经制作好的竹椅、竹床、竹梯和鸡笼半成品,散发着竹子的清香。其中,一堆竹床被拆卸成“零件”,已被外地人订购。李阳生说,拆卸成“零件”是为了方便打包和运输,买家也能轻易将“零件”重新组装成竹床。

    李阳生最拿手的是做竹椅,做一把竹椅只需1个小时。他曾经一天制作了10多张竹椅,也曾试过一天赶工做出50多张竹梯。记者看到,李阳生将田边的一根毛竹砍下,将其削割成竹竿、竹片及竹条,然后再将这些“零件”拼成一张完整的竹椅,这个过程,李阳生只花了1个小时。

    竹制品颇受农村人家欢迎,因为竹制品不易折断、不腐、不受虫蛀,经久耐用。李阳生所制作的竹椅目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在每张20元左右。龙潭镇附近几个乡镇的多家制造业工厂、度假村和农家乐,都向他订货。李阳生坦言,这么多年来,他都没有收过徒弟,不是因为他不想收,而是因为年轻人都不太喜欢做这样的活。 (旋海锋 侯县军)

已有0人点赞
急聘工作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