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10项惠民实事解难题造福市民
转载
于 2012/12/13 01:42:5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新龙门增刊
148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住上新居张淦新劳动干劲更足了,今年的花生喜获丰收。
张淦新身后的是“整村推进幸福安居工程示范点”
建保障房、修道路、建文化广场……每年,政府都会列出一些关乎大众利益的事情,提出目标,承诺完成。今年年初,县政府向市民承诺办好10件惠民实事。这10件实事件件关系到民生问题,直接用于办理实事的资金达到2.4亿元。年终岁尾,记者采访了4位市民,他们正是这10件民生实事的直接受益者。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我们能真切感受到政府工作“民生至上”的理念,该理念会一直贯穿龙门今后的发展。
实事回放:
住房困难户圆了新房梦
记者来到龙华镇长滩村委下湖村民小组,这里是整村推进幸福安居工程示范点。一眼望去,一排楼房初具规模,建筑风格统一,整齐地排列成行,村前绿草茵茵,水泥路环绕着整个村庄,直接通到村民家门口,就像一个没有围墙的别墅小区。
“房子建好了,一家人再也不用挤在破旧狭小的瓦房里。”村民张淦新兴奋地带着记者参观他刚搬进不久的两层小洋房。张淦新一家6口人原先一直挤住在仅50来平方米的破旧瓦房里,由于经济困难,住上宽敞的新房子一直未能如愿。就在张淦新一筹莫展的时候,好消息传来,政府把他家列入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名单,全家人都喜出望外。在得到政府2万多元补贴后,张淦新又自筹部分资金盖房子,今年8月份完工便搬进了新房。“房子安排下所有家人,还多出了几间房间,比起以前的居住条件,简直天差地别。”张淦新说。
实事解读:我县把实施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建工程纳入2012年政府公开向群众承诺办好的10件惠民实事之一,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公开承诺,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并建立倒逼机制,明确工作目标、时间表和责任人,并使项目有人负责、工程有人监督、事事有进度表、件件工作得落实。截至10月30日,列入惠民实事的500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建任务中,已竣工265户,正在改造235户,完成目标任务的53%。
实事回放:
新农村公路成致富路
平陵镇祖塘村麒麟村小组村民钟泉发,他所在的村盛产水稻、桔子、蔬菜等农产品,自家就种有20多亩的柑桔,但通往村上的道路狭窄、泥泞,大的运输车辆到不了田间地头,每到收获时节,村民都要额外再支付一笔费用雇人把收获好的农产品运到几百米远的主干道上,既费时又麻烦。
这一切在今年得到了彻底的改变:通往村上的道路实施了硬底化,把水泥路修到了田头地尾、村前屋后,村民出行非常方便,再也不怕下雨泥泞,摩托车、拖拉机、小汽车随时都可以开进开出。钟泉发高兴地说:“现在很多人还专门进山来兴办鸭场、鸡场,承包鱼塘和果园,村民的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实事解读:新农村公路硬底化是一项投入大、惠及面广、影响深远的工程,它能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县已累计完成建设里程130公里,累计投入资金4550万元,完成建设任务的430%。
实事回放:
“广场文化”成为吸引村民的“文化磁场”
初冬的傍晚寒意袭人,但位于龙华镇沙迳圩的文化广场上欢快的歌声却让这里升腾着暖意。打篮球的、打乒乓球的、在健身器材区锻炼的,各得其乐;唱流行歌曲的、做健身操的,各展所长。来到这热闹的地方,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这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
“广场所在的位置,以前是一片长满杂草、随处可见垃圾、没人愿意来的荒地。”附近居住的村民李婆婆正带着孙子在广场里散步,她说,自从改建成文化广场,引进了一批体育运动器械后,各式各样的群众活动多了起来,广场也成了村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每天晚上,孙子都会吵着要带他一起来这里玩。
据了解,这个文化广场是龙华镇马嘶村和长滩村共建项目,于今年7月投入使用,广场配套有标准灯光篮球场、羽毛球场、大型舞台及系列健身器材等。
实事解读:今年年初,我县提出投资410万元完成41个村级文化广场建设,并将该项工作纳入政府向社会公开承诺办好的10件惠民实事之一。目前,15个行政村文化广场通过自筹资金进行建设,其中6个村级文化广场完成建设任务,占任务总数的36.6%。
实事回放: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