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民家一年内三次遭雨水袭击
转载
于 2012/12/13 01:43:0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新龙门增刊
122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工程队人员用石沙阻挡洪水涌进旁边的居民楼

屋主所指之处为当时进水的深度。
“现在一下大雨就水浸屋,店内商品和家里的家具无一幸免。”近日,家住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园区”)附近的居民谢先生向记者反映,由于排水渠道不畅,自家房屋屡次遭水浸,不但对生活造成巨大不便,也带来了较大的财产损失,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采取措施畅通排水渠道,消除安全隐患,让市民生活安全有保障。
商品家具几乎全部“报废”
“记者同志,我给你报料了,由于园区排水设施不完善,我家现在水浸屋了。”10月30日早上9点,一场大雨中,市民谢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记者赶至现场时发现,谢先生居住的楼房位于园区一段低洼的道路旁,此时天空正下着滂沱大雨,园区的雨水顺着地势从四面源源不断汇集到谢先生居住的路段,形成近300平方米的水面。尽管下水口已开到最大,但积水的深度依然高涨,水漫过了路边的人行道,顺着园区护坡直接冲刷到谢先生楼房的墙根上。
谢先生居住的是一栋自建的三层楼房,由于建造地势低,楼体要比园区道路面要矮上一截。二楼地面刚好与园区道路面持平,谢先生在此开了间商店,路面下则为负一层,用于居住。经过清理,二楼地面上的积水已经清理完毕,但在负一层的积水仍有足跟高。经过水浸多数物件被“洗劫”,堆放在地上的商品无一幸免,床铺、沙发、衣柜浸泡在水中,一些鞋子、瓶罐则随处漂荡,一片狼藉。“被水浸过的家具都不能再用了,而存放在负一层的商品则几乎全部‘报废’。”谢先生说。
一年来三次遭受水浸
据谢先生回忆,10月29日晚11点左右突然下起了大雨,30日凌晨2点左右,家人就发现负一层房间的地面上开始渗水,且情况越来越严重,而在二楼,园区汇集的雨水顺着地势也直接漫进屋内,受浸水位一度达二三十厘米。谢先生表示,事发时,全家几乎一夜没睡,把能搬动的东西都往3楼搬,并在门前堆放沙包,大家轮流往外面掏水一直到天亮。
据了解,虽然谢先生的楼房建在低洼地段,但之前并未发生过水浸屋的事件。究其原因,谢先生称,是附近园区搞建设,原本低洼的农田都填上了厚厚的土堆,这样园区的地势比房屋要高一大截,每逢大雨,园区的雨水就汇集到低洼路段上,由于雨量太大,单个地下排水口不能及时排放雨水,高涨的积水就直接漫至谢先生家里,造成水浸屋。
“现在是一下大雨就水浸屋,光是今年就遭受三次水浸了。”谢先生表示,之前已经找过园区管委会和施工方商讨解决方案,但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他担心,排水不畅的情况再不及时得到改善,家人随时又要遭遇内涝的困扰,生命财产安全没有保障。希望有关部门能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措施畅通排水渠道,消除安全隐患,让市民生活安全有保障。
施工方计划增设排水渠道
在记者采访期间,园区施工工作人员已经赶到发生内涝的地方维持秩序。据介绍,他们接到谢先生反映后,立即调来一台铲车在路面上临时堆放近膝盖高的挡水土堆,防止公路上的积水再次漫至谢先生家中,并找来工具疏通公路上的排水口帮助排水。
针对谢先生的埋怨和疑问,园区施工方有关负责人黄新样解释称,谢先生家中的内涝问题不是他们不想管,而是园区内各种工程正在建设中,排水工程尚未完善好,导致园区填土区积水流入地势低洼的路面上,并漫至居民家中。
“园区配套排水工程的建设需要一段时间,部分地区的内涝问题是暂时的,希望居民能够体谅。”黄新样表示,除了加紧工程建设进度外,为保证居民免遭水浸之苦,他们也派人到谢先生发生内涝的地方了解情况,计划在该内涝点增设一条排水道,帮助排水。目前实施方案已经报工地考虑实施,相信居民家内涝问题不久会得到彻底解决。(吴晋翔 黄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