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大调研】我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转载
于 2013/02/02 20:06:1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龙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谢月明
341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1
【领导干部大调研】我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显示
我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开展近3年来,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龙门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实现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目标,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但我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我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现状
我县共有省级贫困村31个,贫困户1167户,其中被帮扶户775户,纳入救济对象392户。据统计,至2012年6月31个省级贫困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63亿元,平均每村投入525.8万元。2011年,31个省级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最高达15万元,纳入被帮扶范围的775户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全面提前实现脱贫目标。我县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大力推进31个省级贫困村的交通、水利、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二、我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电站扶贫长效机制。我县将市、县划拨给31个省级贫困村的124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集中统筹,用于置换路溪电站,31个村均参与电站年终分红。仅此项目,每个贫困村每年可分红3万元。
二是建立产业开发帮扶长效机制。全县31个省级贫困村统筹各级扶贫资金和自筹资金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31个省级贫困村发展的扶贫项目共有81个。
三是建立帮扶监督长效机制。在全县实行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村、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制度。
四是建立激励帮扶长效机制。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激励贫困村和贫困户积极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五是完善各种社会保障长效机制。我县贫困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已达到100%,劳动力或劳动能力欠缺等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家庭100%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适龄儿童100%入读。
六是完善“四民主工作法”议事决策长效机制。我县充分运用“四民主工作法”,把扶贫项目的选择权、资金的使用权、效益的享受权、管理监督权交给群众。
七是建立社会帮扶长效机制。我县以组织开展“6.30扶贫济困日”等各种形式献爱心活动为契机,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三、当前我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帮扶项目缺乏长效性。
二是扶贫资金和农业开发项目资金难形成合力。
三是整村推进与农民个体脱贫不甚协调。
四是部分贫困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参与程度比较低。
四、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对策
一要做大做强扶贫产业,为贫困群众稳产增收打牢基础。要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对扶贫优势产业的投入,抓好扶贫龙头企业与贫困村优势产业及贫困农户的对接。
二要加大整合资金的力度,实施扶贫连片开发战略。
三要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解决农民生活后顾之忧。采取措施加速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保障无劳动能力人员的基本生活。
四要抓好智力扶贫,提高贫困群众的整体素质。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普及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
五要夯实基层组织,实现长久扶贫的保障。要抓好党支部一对一帮扶活动,提高基层组织“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能力。要充分用好“四民主工作法”,不断丰富党建扶贫模式。
六要进一步强化监管力度,不断完善扶贫工作考核问责机制。根据《广东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考评办法》,完善考核指标和考评方法。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拓宽内部监督渠道。强化各项工作监管力度。(文章有删减,未经其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