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解读政府报告】去年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6.6%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财经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解读政府报告】去年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6.6%

转载 2013/03/07 15:08:5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新龙门增刊 171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关键词1】  新型产业化

◆工业: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2013年新春过后上班的第一天,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志晖,县委副书记、县长林洪就率队到莞(惠)产业转移园调研,并强调“工业是基础,园区是载体”,要求树立紧张意识和机遇意识,把建设好园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要抓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促进好的项目落户开工建设。要抓紧时间,谋划好一年的工作目标,为全县加快工业化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报告提到,今年园区的工作任务是完成三期场地平整、金龙大道(园区段)改造。推动东出口基础设施、园区莞惠大道、莞惠大桥、新城大道、新城大桥建设。加快征地拆迁,完成园中园1400亩征地。确保美律电子等10家在建企业建成投产。争取更多项目落户。

  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实施品牌战略,鼓励、扶持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改造,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推动中小企业提升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提高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力争新增10家规模以上企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招商选资方面,树立“全县招商、全县服务”意识,全面落实招商责任制、项目推进责任制,用最宽的政策、最优的服务,引进实力强、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落地率。

◆旅游: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园区建设
  龙门去年的旅游文化可谓活力四射,旅游综合竞争力跃居全省第三。成功举办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专家论证和新闻发布会等5个研讨会和节庆活动,达成59.9亿元旅游和文化项目投资意向。荣获“世界森林温泉保养地”殊荣,蝉联“年度最受欢迎省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

  成绩令人鼓舞,工作仍需努力。报告对今年的旅游文化工作作出更高要求,提出要打造项目精品和力争将环南昆山森林温泉度假旅游产业园区纳入省示范园区范畴。

  具体思路是:整合温泉资源,打造“龙门十二汤”温泉品牌。导入国际化先进行业标准,打造名符其实的世界级森林温泉保养地。推动南昆山核心区域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

  产业园区建设则要支持、鼓励企业参与文化建设。启动创意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龙门农民画、民俗风情特色文化产业。启动旅游产业园区建设,力争纳入省示范园区范畴,成为省生态旅游战略重点发展区域。

◆农业:加快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的重要条件。报告提出,今年要抓好龙江、平陵、龙城共4.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龙江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完成麻榨南线小灌区项目建设。启动平陵河中小流域项目建设。同时,要加快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力争2014年完成主体工程。

  报告指出,要壮大优势产业。发展农业机械化,抓好产粮大县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新品种引进推广、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壮大优质稻、龙门年桔、花卉、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业。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更多分享加工销售收益。

 【关键词2】   新型城镇化

◆加快东区及中心镇建设步伐
  龙门的城镇化水平低,唯有加快县城东区、东出口、中心镇开发建设步伐,才能增强城市辐射功能,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有代表对龙门城镇化建设提出建议,一方面要加快东区开发,扩大城镇化版图,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三旧”改造,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吸引开发商投资,同时让利群众,引导群众积极参与。

  报告对龙门城镇化建设有了明确的思路:全面加快东区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确保2014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具体工作包括做好东区土地征用、盘整工作。完成县城区防洪工程三期、武装部国防教育基地建设。推动行政服务中心、汽车站、东区商业城、医疗保健服务中心等项目实质性建设。完成塔新北路、百担路、滨河路等市政道路建设。

  另外,要完成县城水厂第二条生产线、县城截污管网二期、甘香截污支管建设。加快推进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确保2014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把中心镇建设与园区发展、新农村建设、旅游业发展、生态建设相结合,增强中心镇功能。推进省级名村和示范村建设。鼓励乡镇发挥主体作用,加快“三旧”改造。

已有0人点赞
急聘工作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