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第五届“感动惠州”人物候选活动投票,登录网站http://plus.xizi.com/gdhz(西子湖畔)第五届“感动惠州”人物评选专栏,按说明投票,请投永汉派出所陈梓垣(原永汉镇派出所副所长、副指导员),投票日期:
陈梓垣事迹简介:
《少年夫妻老来伴 相扶相持六十余载》
陈梓垣,今年77周岁,与妻子张照英相识于幼年,在少年时在父母的旨意下共结连理。
退休前,陈梓垣是龙门县永汉镇派出所副所长,他的妻子叫张照英。他们是在1949年8月结婚的,当时新中国还没成立,还处于旧社会氛围,指腹为婚、童养媳这些旧的婚姻制度盛行,他也未能例外,他们结婚时都还不满15周岁,俩人的感情基础比较薄弱,可是硬是在周遭朋友的怀疑眼光中牵手走过了63年。
他出生于1934年12月,妻子与他同年,比他大一个月,他们是邻村人,因为双方父母交好,早早就被指腹为婚。在我们14岁那年,还在读书的我和从没读过书妻子在父母的安排下结婚了。老实说,那时大家的年纪都小,根本不知道结婚是怎么回事,就这样,在父母的安排下一起共同生活,仅比他大一个月的妻子开始打点起他的饮食起居,他也逐渐习惯和依赖于妻子的照顾。在妻子的细心照顾下,他很快地“茁壮成长”,20出头就已长到1米75,而妻子可能因为过早地劳心劳力,身高一直停留在1米5。
1959年,永汉镇有关负责人看中了他1米75的个头,长得也还算一表人才,且又读过几年书,便把他招到派出所当干警,从此,他吃起了“国家粮”,但妻子带着几个小孩还在农村务农。大家知道,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我国大搞建设和文化大革命时期,虽然他当时只是一名小干警,但是在毛主席思想的感召下,也是没日没夜地投入到各种建设和革命中。因此,家中的大小事务,包括上山打草、养猪养鸡、煮饭烧菜、洗衣打扫、油盐柴米、抚育小孩等全部落到妻子身上,而她总是无怨无悔地忙碌着,从没有一句怨言。每当他想到这些时,总是心生愧疚,同时从心里漫出一种莫名的感情,这就是爱吧,虽然他从来没有对妻子说过这个字。
1982年他担任派出所副所长,终于将妻子和小孩接出来一起居住了,当时政府曾先后安排了供销社、百货、粮所、送报纸等几项工作给他的妻子,但由于他妻子不识字,所安排工作都没有办法做下去,最后只好待在家中操持家务。在很多人的眼中,他身高1.75米,还算英俊帅气,事业有成,而他的妻子身高只有1.50米,人也长得黑,胖乎乎的,样子也不漂亮,又没有文化,是个文盲,他们两个根本不相配。甚至有个别领导和朋友暗示过他,如果他真要离了另找一个也会理解和支持。但他从来没有嫌弃他妻子没文化不会工作,因为他能感受到他妻子对他一直以来的关心呵护和真心相待,因此他也会不离不弃地和他的妻子携手一生。在这期间,他有两次调到县公安局工作的机会,但顾及身体渐差的妻子,他毅然放弃了调任机会,选择了留在妻子身边。
1996年他退休了,这时他们的子女全部成立了各自的家庭,而妻子因为长年的操劳,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脑血栓、风湿等病。2001年以来妻子的身体更加不好,曾先后住院4次,并在2010年出现了中风瘫痪的情况。于是被妻子照顾了大半辈子的他很快地转换了角色,担负起照顾老伴日常起居的责任。在他妻子中风瘫痪的那一年多里,是他亲手帮妻子刷牙洗脸、穿衣喂食,并伺候大小便。经过他的精心护理,他妻子的病情有了较大好转,现在可以下地走路了。现在,不论刮风下雨,再忙、再累他都坚持每天早晚两次牵着妻子的手到大院里散步,他希望妻子的身体在每天坚持不懈的散步中逐渐康复,他更希望能牵着妻子的手走过更多幸福快乐的日子。他的家庭生活,甘苦与共,他们乐在其中!
最后,对于婚姻有句老话说得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而在他自己理解中的婚姻就是(方言:一世人楠楠长,夫妻感情也是楠楠长)既然成为夫妻,就算再苦、再累,也不能丢弃对彼此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