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咨询多投诉举报少突显消费和谐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社会民生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咨询多投诉举报少突显消费和谐

转载 2013/04/09 00:44:3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新龙门增刊 128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工作人员支招教市民辨别真假酒。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县工商、消委会联合质监、盐务、烟草专卖、司法等职能部门开展“你我携手 共建诚信”为主题的宣传咨询服务活动,现场受理市民的消费咨询、投诉和举报。记者发现,虽然现场有大批市民前来参与,但大多数是咨询的,投诉举报的很少。县消委会负责人表示,投诉举报遇冷是消费和谐的表现。

免费发放400多份资料
    本次活动共有21家单位在现场设立咨询摊位,与市民进行零距离互动。上午9时,记者在县城东较广场活动现场看到,广场上人头攒动,咨询台被围得水泄不通。工作人员细心地受理市民的咨询与投诉。据了解,当日除县城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外,蓝田瑶族乡、龙潭镇等地也设置了活动分现场。
 
    今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实施20周年。县消委会准备了400多份《3·15消费维权特刊》现场免费发放,不到1小时就发放了100多份。记者看到,该宣传报内容涉及汽车消费、食品安全、家电消费等消费者接触较多的领域,并通过典型维权案例、法规解析、消费警示等,详尽介绍各类消费陷阱以及预防措施。

市民携问题产品咨询投诉
    在活动现场,不少市民带了自己购买的商品直奔对口的部门,询问真假。其中烟草和食盐的真假辨别最受市民关注。“一般到超市看到蓝色袋的盐就买了,但不知道是真还是假的,只是觉得超市比较有保证一点。”肖阿姨说。经过工作人员现场支招后,肖阿姨豁然开朗,并表示要把辨别真假的方法告诉家人。
 
    “这家五金店太坑人,我买的冲击钻才用了几天就坏了,商家还不给退货。”在县工商局宣传咨询活动点,市民苏先生投诉称,上个月他在县城一家五金店购买了某品牌的冲击钻。“当时商家说这是进口产品质量好,没想到用了几天,只听见冲击钻呼啸着,就是钻不进去了。”苏先生介绍,由于购买不久,他便拿回五金店要求退货,但店主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脱不予退货。
 
    接到苏先生投诉后,县工商局工作人员承诺会马上跟进处理事情。“能解决的现场给予解决,不属于我们管辖的,我们将给予关注,并转交相关部门跟踪解决。”县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  
    记者现场蹲点发现,虽然活动现场人头涌涌,大多数市民都是前来咨询的,投诉举报的很少。截至当天上午11时,登记表上投诉共计5项,涉及食品问题、手机通讯、电器商品等方面。记者从其他乡镇的分会场了解到,现场投诉举报的市民更是寥寥无几。
 
    针对现场消费投诉举报数量少的现象,记者现场采访了前来咨询的市民,很多市民表示,自己遇到权益被侵害后,都能够及时维权。“假如我买到了伪劣产品,我第一时间就会找商家和相关部门解决,绝不会拖到3月15日才解决。”市民马小姐说。
 
    “‘3·15’现场投诉举报减少,这是一种好现象。”县消委会秘书长张伟豪表示,近几年“3·15”现场咨询服务活动日,消费者现场投诉量呈下降趋势。一是各级各部门打假维权力度加大,整个消费环境和企业讲诚信的社会氛围有所提高。同时,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出现问题及时维权,使得投诉纠纷得到及时处理。

(吴晋翔)

相关链接
县消委会提醒:
要警惕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消费陷阱

    近期,多位市民反映县城某商店以免费送小食品、日用品等方式吸引年长者,借机向其推销一些毫无治疗作用的高价食品、医疗器械。县工商部门及消委会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发布了今年第一个消费警示信息,提醒市民在购买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物品时,要做到货比三家,在医生、药师、家人的指导下或咨询相关部门专业意见后小心购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家用电器和手机通讯类投诉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县消委会秘书长张伟豪介绍,主要表现为空调、冰箱售后维修不到位,手机出现通话故障、黑屏、自动关机等软硬件故障,经销商不严格甚至不履行三包规定等。消费者如果购买此类产品,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注意索要并保存有关凭证,以备在遇到纠纷时进行举证。
  近年来,随着电视网络购物的兴起,消费纠纷的案例也逐渐增多。县消协近期就接到2宗因在电视购物上购到“三无”产品而投诉的个案。张伟豪表示,在电视、广播电台购物过程中,消费者不要给广告中的“低价”或所赠送物品迷惑,同时在交易的过程中仔细验货,若货不相符,要当即拒收。(吴晋翔)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