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凌晨3点多,勤劳的人们骑着满载各式瓜果蔬菜的大货车、人力三轮车、摩托车、自行车,从四面八方陆续聚拢到县城太平新路一带,开始忙碌的市井买卖。附近的人们在嘈杂声中逐渐醒来。于是,家庭主妇、上班族,自行车、摩托车、小轿车、大货车,融入喧闹的街市。而此时只有几分钟路程之隔的县城农贸市场却是一片的冷清。
●太平新路变身批发市场
清晨6点半左右,太平新路已是相当的热闹。道路两边卖山草药的,卖瓜果蔬菜的,卖猪肉的,卖鱼的,卖鸡鸭的,各种摊贩,各类车辆,一路撒延到太平新路与迎宾大道交汇处的红绿灯路口。中心市场、甘南市场、西林市场等地的小商贩到此成批采购,然后转手赚取中间差价。由于价格相对便宜,附近早起的市民也纷纷前来购买。
在附近载客多年的摩的司机李师傅对这种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他告诉记者,到了七八月份瓜果大量上市的时候,太平新路一带才是真正的旺季,几乎水泄不通,那时凌晨时分,大货车司机直接将车停在迎宾大道路面进行交易,并且一直延伸到水头园桥附近。
早上7点半左右,太平新路的交通出现堵塞。两侧摊贩几乎占据了整条道路的一大半。各类垃圾则被随手丢弃在路边。从太平新路与迎宾大道交汇处的红绿灯路口进入的车辆,速度明显放缓,驶入道路中间,几乎停顿下来。骑车的人们干脆就把车停在路中间,开始询问价钱、挑选买卖。
“太痛苦了,每次走这条路都是这样,几乎堵死了。”小轿车司机小刘埋怨道。另外一辆刚从迎宾大道转弯准备进入太平新路的车辆,几乎无法通行,司机不断地在摁喇叭,忙于交易的人们却无暇理会。
“很危险啊!”对于这种乱摆乱买的现象,小货车司机忠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红绿灯下面都敢摆,不知道的车辆开快了肯定会出事。”
●县城农贸市场却成晾衣场
相比太平新路一带的热闹、拥堵,附近的县城农贸市场却是异常的冷清。记者从万家福超市沿城东路步行大约6分钟来到农贸市场。进入市场,只见偌大的市场无人经营摆卖。附近小区住户的车辆就停放在市场的遮雨棚下面。现场交易区一张张间隔开的水泥板台上面焊接了铁水管,本来供商贩吊肉类的,如今却成了晾衣杆。沿着农贸市场周边走一圈,发现附近的商铺开门经营的也只是寥寥无几。
据开发商——彩龙实业有限公司刘姓工作人员介绍,县城农贸市场于2010年底建成,目前,全部商铺已经出售完毕。对于农贸市场现场交易区为何迟迟没有商贩进驻经营,该工作人员表示,作为开发商只负责建设和管理,不能硬性要求商贩进驻。
据了解,县城农贸市场规划用地2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由现场交易区、商铺区、停车区三大功能分区组成,各项配套比较完善。该市场位于迎宾大道侧边,而且通往农贸市场的龙蓝路也已经打通,交通十分便利。然而,这样的一个地方却无法获得商贩们的青睐。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太平新路及谷行街一带长期形成了交易习惯,消费人群也比较集中,人流量大,加之经营成本低,所以,大部分商贩都愿意选择在那里经营。
“能不能在一段时期内免费让这些小商贩进驻县城农贸市场,让大家都习惯在那里交易?”市民陈先生建议说,“在免费的同时,有关部门对太平新路一带的乱摆乱卖现象加以严管。”他认为,“不好的现象不应当因为它已经形成了习惯就放任自流,良好的习惯也是需要加以规范和培养的。”(文/图 姚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