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门“生态”牌葡萄走观光农业路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农业生产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龙门“生态”牌葡萄走观光农业路

转载 2013/07/25 19:19:3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新龙门 376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6月的阳光猛烈而炽热。一块宽阔平坦的土地阡陌纵横,田间搭起的各个棚架上缠绕着一条条葡萄藤蔓,枝繁叶茂下已有串串葡萄挂枝头,晶莹剔透又成熟饱满的葡萄在阳光照耀下闪着水晶般的光芒。这样一派田园风光让人有种置身新疆的错觉。这里可不是新疆,而是在龙门县龙田镇王宾村的黄泥楼生态葡萄园,龙门首家专业种植葡萄的基地。

  龙门也能种葡萄?恐怕很多人都不相信。不过,这的确是事实。2012年4月,王宾村村民廖敏生从广西引进7000棵葡萄种苗,经过摸索试验,6500棵葡萄苗得以种植成功。今年6月,第一季成熟的葡萄迎来了我县及周边城市自驾游游客的采摘尝鲜之旅,发展出一条“农旅结合”的现代观光农业之路。

  砍掉老化柑桔树种上新鲜葡萄

  6月中旬,记者来到了廖敏生的生态葡萄园。在近16亩连片的土地里被平整出一块块阡陌纵横的垄,每块垄上搭建了专门为种植葡萄的棚架。为抵挡台风和雨水对葡萄树体和果实的伤害,棚架两头还浇筑了混凝土地桩,地桩上面架有钢丝拉环和连接大棚支架的钢丝绳,那些葡萄藤蔓就沿着这些钢丝绳攀援。“我们这边台风还算较少,这些大棚主要是为了挡雨水,雨水太多葡萄树体和果会发生病虫害和裂果现象,而且还会影响葡萄的甜度。”葡萄园管理员刘红介绍说,光是平整土地和搭建棚架就用了近20万元的成本。

  据介绍,这里原本是种植柑桔10多年的土地,种植后期柑桔出现老化和黄化现象,产量低、收入少。无奈之下,廖敏生就把柑桔树全部砍掉了。听朋友介绍说种植葡萄效益好,廖敏生与其妹夫刘红前往广西省农科所某葡萄种植基地驻守一个多月,学习葡萄的种植方法并花费近8万元带回了7000棵葡萄苗。2012年4月,试种成功的6500棵葡萄被移植到已起好垄的土地里,当年11月即挂了少量的葡萄。“葡萄当年种下就能挂果,当时我们尝了刚收获的葡萄感觉很兴奋,因为味道还算比较纯正。不过我们没有放任它挂果,因为会挂伤还很弱小的树体。”刘红捧起一串紫色的葡萄介绍说,这种紫色的葡萄品种叫“户泰8号”,另外还有“维多利亚”及少量的“金手指”等。

  葡萄串“穿上防护衣”防虫避鸟

  在葡萄园里,记者看到大部分的葡萄串都套上了白色纸袋,这有什么妙用吗?记者请教了管理员刘红,得知这种袋子都是专门针对葡萄设计的,透光度、透气性、抗水性、抗老化性都比较好。“套袋一般在葡萄有黄豆粒那么大的膨大期至着色期使用,选择整串果形漂亮、果串较大的套起来,要加派人手3、5天时间内就要完成套袋工作,不然会引来虫、蜂、鸟等动物叮咬。”刘红表示,小小套袋作用很大,既可以防病虫害,防鸟吃,减少农药使用,是发挥了大棚与套袋的双重保护作用,减少刮风时葡萄果实与枝条、果实与果实之间的摩擦,减少雨后裂果情况的发生。

  “葡萄种植最怕雨水但又需要水,最怕干旱却又需要干旱。”在葡萄的种植和管理工作中,刘红总结出这样的一个经验。他解释说,雨水太多对果实和枝叶不好,易发生病虫害,但是葡萄树在生长中又需要水的供给,所以种葡萄的土地一方面要靠近水源,缺水时可及时补水。另一方面要起好垄沟,及时排走过多积水。“葡萄成熟期需要充足的日照来减少土地水份从而增加果实的含糖量。新疆等北方地区因为日照充足、气候干燥,种植出来的葡萄较甜;而南方湿度较大,因此种植的葡萄酸甜适中,味道也很可口。”刘红在种植中慢慢摸索出经验。他介绍说,“冬天不够冷时就要向果树喷水增冷,促进其花芽分化。”

  “由于这里的气候较温暖,所以我们种植的葡萄熟得快,一年能结两次果。”刘红说,每年6月至7月和10月至11月是葡萄的成熟期。

  “农旅结合”走观光农业之路

  记者看到,在葡萄园的个别大棚间挂有一盏鸟笼似的灯,底部的灯托水面上飘着很多虫。这是做什么的呢?刘红解释说,这些是用来诱捕虫害的杀虫灯,一盏灯的幅射范围能达2亩地。晚上点亮能诱捕飞蛾等害虫,降低60%至70%的病虫害发生率。“现有杀虫灯4盏,下来准备再增加4盏,这样16亩的葡萄园都能用上杀虫灯诱捕害虫。”刘红表示,通过杀虫灯的使用,能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我们的理念是坚持生态化种植方式,拒绝增甜剂、着色剂、保鲜剂等的使用,生产出绿色无公害的生态葡萄。”据刘红介绍,在葡萄种植过程中,使用花生麸、鸡粪、鸽粪等有机肥料,再加上人工除草等方式进行管理。

  生态化种植方式产出的清甜葡萄引来众多游人前往采摘品尝。“今年是第一年正式挂果,产量不大,估计有1万斤左右。”廖敏生介绍说,其经营的葡萄园目前主要是向观光农业方向发展。每逢周末都会有龙门本地及东莞、增城等不少的自驾游游客到果园体验采摘乐趣,亲近大自然。“从6月10日开园到现在已吸引了近3000名游客前来采摘。我们现在还是推广期,都是让游客免费品尝,购买则按每斤15元至20元的价格。”廖敏生表示,通过“农旅结合”的方式,以游客的认可度达到口口相传的目的,从而打响龙门生态葡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文/图 沈知尚 特约摄影黄伟光)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