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惠州生态旅游发展聚焦“愉悦龙门”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旅游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惠州生态旅游发展聚焦“愉悦龙门”

转载 2013/08/06 11:57:3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中国旅游报 318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这是许多人初到惠州的第一印象,作为珠三角城市群中的一员,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宜居宜业生态惠州,东江之滨的组团式山水生态城市特色日益彰显。“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一块块国家级“金牌”是对生态惠州的最佳褒奖。惠州人民十分珍惜这些荣誉,“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经济”的理念始终贯穿于这座岭南花园城市发展中。

    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说,上天特别眷顾惠州,中心城区“半城山色半城湖”,南部临海北部靠山,“山呼海应”生态滨海资源并重,一年中蓝天白云常伴,青山绿水红花映城,惠州已成为区域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并在国内和国际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如今的惠州旅游产业逐步形成一个中心(中心城市综合旅游服务区),“两带”(百里生态旅游带和东江文化景观旅游带),三大旅游功能区(北部生态旅游区、中部文化旅游区、南部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五大产业组团(南昆山生态旅游组团、罗浮山文化旅游组团、惠州西湖文化旅游组团、秋长文化旅游组团、稔平半岛滨海旅游组团)。

    其中,南昆山生态旅游组团是惠州生态旅游的亮点之一,南昆山是珠三角城市群的生态屏障,也是惠州的重要旅游资源。当前,惠州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推动龙门环南昆山旅游经济带建设。黄细花表示,龙门环南昆山旅游经济带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和功能优势。

失去生态,龙门就失去希望

    惠州龙门县是典型的农业山区县。龙门县境内,南昆山脉从西向东马蹄形走向,形成山谷盆地,将其环绕其中,此山生态优美,奇峰秀谷幽林飞瀑不知引来多少文人骚客。南昆山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南国避暑天堂”。

    当我们对龙门南昆山到底拥有多少旅游资源的问题感到疑惑时,拥有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头衔、人称“博士书记”的许志晖主动向我们介绍了龙门丰富的旅游资源,他告诉我们,南昆山脉、罗浮山脉好比一双肩膀,把龙门揽在怀中。山地多,平地少,“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独特地理条件决定了龙门不可能走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路子,因为失去生态,就意味着龙门失去了希望,龙门人认识到生态环境是龙门参与区域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是龙门的生命线。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龙门一直不遗余力,将县域整体都纳入了生态经济建设轨道,定位建设生态经济特色县。

    许志晖认为“一个地方的发展要后来居上,肯定要对发展趋势有所把握,我们把它总结为三句话:以功能比强弱、以特色比高低、以文化论输赢。”龙门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山、水、泉、瀑、林、湖等一应俱全,是广东省旅游强县、省旅游特色县。县内有国家4A级景区4个,3A级旅游景区1个。县内东北至西南有连绵百里的温泉带,是国土资源部首批命名、广东首个“中国温泉之乡”。南昆山、桂峰山森林覆盖率均在98%以上。“森林度假、温泉养生、田园风光、民俗风情”构成了旅游四大板块。旅游业既是朝阳富民产业,又是低碳绿色产业。“我们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潜力也是生态,最有后发优势的‘朝阳产业’就是生态旅游。”

 愉悦龙门筹划休闲旅游发展

    “合理统筹旅游资源,科学规划,理性开发,形成集聚效应,不断提升山区旅游经济水平和质量。”这是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龙门县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时,对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提出的要求。

    据了解,为发展好旅游产业,龙门县精心编制旅游规划,除全县有旅游总体规划外,每个乡镇都有旅游发展规划,是全省旅游规划最多的县。近年来,龙门县旅游产业实现了由观光向多元化的休闲产业发展的华丽转身,体育、保健、文化、商务、娱乐等更高层次旅游相关产业悄然兴起。2009年,龙门提出了旅游“二次创业”计划;2011年,龙门再次提出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并启动环南昆山创建5A级旅游景区工作。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