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盛夏8月,又是一年一度龙眼收获的季节。但当记者走进路溪,却看到各个村落里村民种植的石硖龙眼结果情况与去年的大丰收大相径庭,棵棵高高壮壮的龙眼树绿影婆娑,本应结上龙眼果实的树上现只见几颗瘦小龙眼零星地挂着。
“你看,那么大棵的龙眼树就结了这几颗果,不要说摘去卖了,就是家里人想吃都不够吃。”上埔村村民李雨明指着自家的龙眼树无奈地说道。李雨明告诉记者,他家种植了50棵龙眼树,树龄已有几十年,去年共采收了4000多斤龙眼,为家庭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今年龙眼失收,70多岁的李雨明无可奈何,打算砍掉龙眼树再种其他作物。
虽然龙眼挂果有大小年之说,但为何今年的挂果情况与往年差别如此之大?龙江镇农业办主任张伟军向记者解释说:“天气作怪。龙眼是挂果大小年最明显的作物,去年路溪龙眼丰产,是‘大年’。所以今年就是‘小年’,龙眼就会相应地减产,但却不是导致今年龙眼失收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是今年春,我县降雨多、降雨过程长,特别是三四月份龙眼开花期雨水太多,使其不能正常授粉导致座果率低,即使座果也因雨水多而落果。降雨多、光照少的天气导致了今年龙眼的失收。”张伟军解释说。
张伟军表示,今年路溪龙眼的种植面积约为2700亩,按照去年每斤3元左右的市场收购行情估算,今年龙眼失收直接导致产值损失至少达1000万元。
鉴于路溪龙眼今年的挂果形势,张伟军估计明年又将会是龙眼挂果的“大年”。因此,他建议农户要加强龙眼树的肥水管理,放好秋梢培育健壮的结果母枝,以利于来年的座果。“如果管理得当,天气又适宜的话,明年的龙眼应该会有个好收成。”张伟军说。(沈知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