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龙门河。
龙城街道洁净村道。
县委常委、龙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邱志彪(左三)考察大型工程项目。
龙城街道办事处主任魏燕雄(左四)在江厦村调研。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城市化建设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龙门县龙城街道是我国重点镇之一,也是广东省中心镇和省级生态示范镇,是龙门县县城所在地和经济、文化中心。龙城街道下辖19个村委会和5个社区,总人口9.89万人。作为县城中心镇,担负着龙门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的重大使命。随着龙珠广场、塔山公园、东较文化广场、迎宾大道、县体育馆、县城农贸市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县城环境更加繁华瑰丽。广河高速公路通车,仁深、汕湛高速公路也正在规划建设中,全线高速公路通车建成后,龙城将融入广深莞惠1小时生活圈。
着眼发展,全力推进县城扩容提质
记者了解到,龙城街道走出了一条行有效的发展之路。他们把推进县城东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和头号责任来抓。通过县城扩容提质项目的落实,让惠民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在此过程中,他们紧紧围绕市委、县委确定的“珠江三角洲生态花园”的定位和“两区两化”的发展规划,发挥龙门县城中心区的区位优势,科学谋划,以加快园区建设、县城东区建设为切入点,加大招商选资力度,以项目开工和储备为抓手,不断壮大经济发展实力和后劲。
目前,龙城街道重点项目竣工3个,完成投资6.2亿元;在建重点项目33个,预计总投资42.4亿元;储备项目16个,预计总投资达57.8亿元,为龙门县城扩容提质、经济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他们勇破坚冰,抓好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坚持“依法征地、文明拆迁”,落实工作责任制,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强度大和地情民情复杂等困难,攻坚克难,确保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得以顺利推进。
明确思路,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龙城是龙门的县城,但是多年来各项经济指标发展乏力,没有形成龙头效应。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和社会消费总额的增长,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逐步确立了龙头地位,经济发展指标实现了新跨越。
2012年,龙城街道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全线飘红,全县经济龙头地位得到巩固。全街道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是全县惟一一个GDP突破20亿的镇(街);一般财政预算收入达8963万元,位列全县第一。今年上半年,GDP完成9.19亿元,同比增长17.2%,一般财政预算收入达5196万元,同比增长33%,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龙城还制定了以“十个一”为抓手的工作思路:即提升一批经济发展指标,培育一批特色文化品牌,提供一批项目建设用地,力保一批项目无障碍施工,推动一条城市交通干道建设,创建一批幸福乡村示范点,完善一批村组办公活动场所,建好一批村水利设施和村组道路,用好一批村镇干部,确保一方平安和谐。并且以此为主线,贯穿全年计划。通过努力,在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通过自筹资金,争取上级支持,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修筑水利,建桥修路,完善排水设施,添置路灯,建设文化广场,农村垃圾池等。
统筹兼顾,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在此基础上,龙城街道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他们按时准量发放民政事业福利金和军属优待金,做好社会救济、五保、低保管理工作,对一批应保未保的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线,做到应保尽保,确保他们生活补贴,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在社区建设和双拥工作方面。他们以创建文明县城为契机,开展创建“六好”和谐示范社区。积极做好双拥工作。切实抓好农田水利设施综合整治,重点抓好了城西村等5个村农田排灌渠系建设,整治低产农田9千亩,项目总投资1056万元,进一步保障了群众的生产用水。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完成率均达100%。教育事业硕果累累。文化广播事业不断发展。在财政收入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他们投入资金将龙城街道惠民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改造修缮,面貌焕然一新,每日可接待250多名群众前来咨询及办事,成为便利民众办事的好窗口、好平台,大大方便了群众上门办事,提高办事效率和效益,提升了群众服务窗口的良好形象。
突出建设,为加快发展做好谋划
据了解,为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他们注重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饮水安全、农村道路、农村危房改造等建设工程。加快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扩大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他们着眼于丰富传统文化内涵,挖掘历史文化典故传统和自然景观传统,培育打造精品和亮点。培育县城古居民绣花灯等传统手工艺。修缮红四师活动旧址、江厦人民坑日斗争遗址、龙城古城墙遗址、古祭坛、文焕楼等历史文化遗迹。
龙城街道正在持续推进县行政中心、县城汽车客运站、武装部国防教育基地、医疗保健中心等项目的征地工作,确保征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龙城街道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他们正在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深入扎实地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同时他们还紧抓国家级生态示范乡镇建设,切实提高全街各村的生态环境;着力抓好省级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项目建设,使贫困村集体经济得发展、群众得实惠奔康致富。
为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他们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规范信访秩序。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本报记者王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