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我县部分市民有用白花大茶药或五指毛桃等药材煲汤、浸酒或者入药的习惯。殊不知,这些药材在采集时稍不留意就会混杂一些有毒植物,食用后给消费者带来生命威胁。近日,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食安办”)发出消费警示,提醒市民要注意甄别大茶药(断肠草)等有毒药材,切莫误采误吃。
白花大茶药销售旺盛
县食安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今年以来因误食大茶药发生中毒的事件在我县时有发生。最近县人民医院就收治了3名误食大茶药中毒的危重患者,所幸经过抢救均脱离了生命危险。据患者称,他们都食用了从街边草药摊买来的白花大茶药煲的汤。初步怀疑是其所购买的白花大茶药混杂了部分有毒的大茶药植株。
为了解情况,记者来到县城草药摊档比较集中的太平新路,在与新兴路交汇的转弯角里,几家草药小摊并排摆着,这些草药摊主都是中老年妇女。她们将麻皮袋或塑料布铺在地上,再将草药放在上面就成了一个临时的小摊。记者在一旁观察发现,小小的摊位上摆满了十多种的各类草药,有叶茎的也有根须的,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购买。
记者来到其中一个摊档询问有无白花大茶药出售时,摊主马上在箩筐中翻找了一扎晒干了的白花大茶药并向记者推销起来。“这种药可以用来煲猪骨汤或者直接泡水喝,具有清热去湿和消炎功效,对于早期癌症也有独到疗效,每市斤45元,光是今天早上都卖出去10多斤。”
对于该草药的安全性,该摊贩告诉记者,白花大茶药本身没毒,但会跟有毒的黄花大茶药混生,不过自己销售的这些白花大茶药全部自己老家附近的田地里种植的,在采集时会认真甄别,剔除有毒的草药。“每天都有很多人买这种草药,也没有顾客来投诉过,我自己也经常煲来喝,安全问题尽管放心。”摊贩自信满满地说。
误食断肠草可致命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会上流传白花大茶药是可以降血糖血脂、去除疾病的神药,而这种植物和有毒性的大茶药只是白花和黄花之分。目前,白花大茶药未被录入国家药典,对其性状和药性无法判断,为安全起见,希望市民不要偏听偏信社会流传的食用方法,不应采食甚至种植出售。
据了解,大茶药又称断肠草,学名为胡蔓藤,为蔓生植物,主要生长在山区,我县多地均有分布。该植株叶圆而光,五六月开花,七八月结果,全株有毒,且根部毒性较强,容易由消化道吸收,抑制大脑的呼吸中枢,引起呼吸衰竭,严重的会造成死亡。
该工作人员介绍,大茶药是蔓生植物,常常缠绕和混杂在其他植物当中,花叶和金银花相似,晒干后其药根与我县群众常用的煲汤药材五指毛桃极为相似,容易混淆。为免误食有毒药材,群众应该到医院或正规药店购买中草药,不应自行采食或到街边无牌地摊购买。如误食不明野生植物出现口渴、发烧,咽喉和腹部剧痛、呕吐等症状,要立即催吐,并尽快就近到医疗机构救治。(吴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