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健身已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一大批健身器材也源源不断地进入公园、广场、小区,给人们提供了许多便利,受到市民的欢迎。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健身器材因为使用频率过高,很容易损坏,维护管理成了一个大问题。而不少市民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不仅容易损坏器材,也造成一定安全隐患。
健身器材大受欢迎
记者走访县城塔山公园、体育馆广场和平陵文化广场发现,每个地方的健身器材种类不同,数量也不一样,而早上和傍晚使用健身器材的人数最多。
3月5日早上,在龙门体育馆广场的一个健身器材点上,有10余人在使用健身器材健身,其中大多数是中老年人。“这里环境好,器材也好。”住在县城迎宾大道的王伯说,体育馆环境优雅,健身器材种类多,能锻炼到身体各个部位,他觉得非常好,每天早上他都到这里健身,已经坚持了几年。
“先前文化广场这里没有这么热闹,自从新增了一批健身器材后,每天早晚都吸引很多市民来到广场使用这些器材。”家住平陵镇的刘女士说,这些健身器材不但给当地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而且也锻炼了身体,像太空漫步机和蹬力器等都很受欢迎,有时要排队才能使用。
鲜有人看使用说明
记者走访发现,健身器材上都贴有一张使用说明,上面写着安装日期和安全使用年限。不少器材对使用者的身高、体重有要求,一些还标明儿童须在成年人监护下使用。但大多数使用者表示,他们不会去仔细看这些说明,都是看别人使用学会或者自己琢磨着使用。
记者采访时就见到两个小孩在太空漫步机里独自玩耍,而父母则在旁边聊天。年龄小的小孩双脚踩在漫步机上摇荡,因荡得太高导致重心不稳而摔了下来,来回晃荡的漫步机脚踏一下子砸在了孩子的脸上,痛得他哇哇直哭,父母见状连忙扶起小孩安抚,幸好只是一点小擦伤,并无大碍。
一位年轻妈妈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带着3岁大的儿子到广场玩。儿子觉得广场上的健身器材像大型玩具,非常喜欢。她没有看过相关说明,但觉得大部分器材都不适合小孩玩。她时常看到一些小孩因贪玩触摸健身器材的衔接处被夹到,因此她会一直跟在儿子身旁,不仅时刻盯紧儿子,还不让他玩一些她觉得比较危险的器材。
健身器材不同程度受损
记者在市民常去的户外健身器材点走访时也发现,由于器材老化、人为损坏等原因,一些地方的健身器材损坏严重,缺乏及时维护和 更新,存在脱漆、老化、甚至不能使用的问题, 存在安全隐患。
在县城塔山公园一健身点,许多健身器材已锈迹斑斑,表层的漆脱落,部分活动的器材零部件动起来吱吱作响。供小朋友游玩的翘翘马已经不见踪影,骑马机、蹬腿器均有部分部件遗失。“很长时间就是这样的了,坏了也没人管,现在也没人玩这个了。”一名市民跟记者抱怨道。
而在平陵镇文化广场的健身点,大部分健身器材都还算比较结实,但是也有部分健身器存在螺丝松动、脱落的现象,一些健身器材甚至遭到人为破坏,如扭腰器一侧座椅不知去向,只留下一个基座。“这些健身器材使用不到两年,很多健身器材螺丝都掉了,露出的金属头特别容易刮到手,玩的时候我都要很小心。”一位锻炼者对记者说。
既要保养也要小心爱护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县健身器材的建设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各单位和开发商自筹资金对体育健身器材进行建设。另一种则是利用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的公益基金进行建设,建成后以属地管理为原则由受赠单位进行管理和维护。
“这里的健身器材本来就少,每天来塔山公园健身、游玩的市民很多,健身器材也几乎没有空着的,所以磨损特别严重。”县绿委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园里的健身器材是在2009年安装的,经过长年使用且日晒雨淋加快了损坏速度,而市场上很难找到相同的配件,实在维修不了只能拆除。目前绿委办正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希望能尽快更新一批健身器材,方便市民。
此外,使用方法不当或人为破坏等也是造成器材损坏的一个原因。平陵镇文化广场一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广场改建后就增加了一套新的健身设备,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检查健身器材,节假日前还会对器材进行加固,可是维修后又频频遭人恶意损坏。他呼吁,市民要正确使用健身器材,一起爱护公共设施。(吴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