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内绿化、道路等配套设施逐渐完善。
洪(右二)到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了解项目进展情况。本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姚志玲 林 婷 摄
“今年5月6日,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清华创基第一期汽车配件园区正式动工,9个项目落户,打响了补工业短板第一枪,就是一个方向,就是一个好开端。”日前,龙门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洪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龙门县希望以该汽配园区的动工拉开工业战线,把龙门原有的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转型,压缩传统工业的规模,发展现代工业支撑经济。
龙门县委副书记、县长范志益日前率队到平陵镇考察指导招商引资工作。据悉,今年1~5月,该县共签约内资项目22宗,合同利用资金28.95亿元,到位资金5.45亿元。其中已动工项目20宗,合同利用资金20.95亿元,到位资金5.34亿元,项目履约率90.9%。其中,一次性签约10宗汽车、摩托车零配件配套项目,总投资10.3亿元,目前已全部动工建设。
计划引进22家环保型优质企业落户平陵
“目前,我县与东莞市台商协会签订框架协议,投资35亿元,计划引进22家环保型优质企业落户平陵镇,着力打造1300亩环保型工业园。”龙门县有关负责人透露,平陵台商工业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中。
据了解,龙门县把招商选资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采取县领导分包重点招商项目模式,确保28名县四套班子领导人人有招商任务、人人有项目跟踪。由县委书记牵头,成立了5个专业招商小分队,定期开展招商活动,把党员领导干部推向招商第一线。
“我县今年还将继续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利用香港青年企业家协会、东莞市台商协会等的影响力,扩大招商成果。”该负责人说,全县今年计划招商合同利用资金达72.6亿元,增长96%;项目履约率80%以上,资金到位率25%以上。
为把重大项目建设落到实处,该县实行“一周一汇总、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制度,由县主要领导对重大项目亲自督导,并通过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现场办公会议等形式,定期听取情况汇报,掌握情况,力促目前13宗重大建设项目中,12宗在下半年动工,并在明年底竣工投产。对正在抓紧洽谈的10宗项目,组织领导和专家,全面对接、逐一分析,有针对性地制订推进方案,力争尽快签约。今年,争取有8宗在年底动工建设。
确保惠州产业转移园年内有9家企业投产
龙门县把“一区四园”作为发展工业的主平台。即以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建设为龙头,沿规划改建的工业走廊推动产业园区向平陵、龙江、龙华扩园,谋划布局平陵台商工业园、龙江、龙华和永汉等4个园区。
目前,该县正全力加快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容提质,做好转移园区范围内4595亩的新增用地置换工作,抓好在建12家企业建设,确保今年上半年有2家投产,下半年有7家投产。同时,采取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的形式,全力启动“四园”建设,重点抓好条件较为成熟的平陵台商工业园建设,力争今年有8~10家企业落户,实现全县工业发展空间的破局。
本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余艳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