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镇六子园村村民高兴地捧起一把金黄的稻谷。
眼下正是夏收的繁忙季节。平陵镇祖塘村农户吴伯像往年一样,把收割下来的“美香粘”优质水稻晒干后,运到龙门县惠兴水稻专业合作社平陵收购点进行销售。作为该合作社的社员,通过合作社收购,吴伯的稻谷比非社员种植的常规稻每亩多收益400余元。除此之外,通过合作社今年新实行的收购稻谷“积分制”,他额外获得了相当于30元的6个积分。想到明年这些积分所能派上的用处,吴伯笑得合不拢嘴。
这些积分有何用处?为何该合作社社员销售水稻的收益与普通农户的差别那么大?记者前往县惠兴水稻专业合作社一探究竟。
社员有保障
比非会员每亩多收益400元
7月上旬的一天,龙门县惠兴水稻专业合作社平陵收购点里,平陵片区的社员响应合作社的号召,集中时间把稻谷运到收购点统一销售。合作社负责人梁艺指挥工作人员为社员运来的稻谷称重、登记、付款,堪比菜市场的热闹场面。
平陵镇祖塘村农户吴伯像往年一样,种植了3亩多的“美香粘”优质水稻。日前,他把收割下来的稻谷晒干后运到收购点进行销售。作为该合作社的社员,他与合作社签订购销合同,按照早造每百市斤170元的保护价把稻谷卖给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收购,吴伯的稻谷比普通农户种植的常规稻每亩多收益400多元。
“近年来合作社主要推广‘美香粘’优质水稻的种植。为实现社员增产增收,我们合作社与社员签订购销合同。根据合同,水稻收成后,合作社将负责水稻的收购,且收购价格比本地非社员的收购价高。”梁艺表示,合作社每年都会根据市场上的水稻价格走势,确定当年的水稻收购价。今年早造合作社为社员拟定的“美香粘”水稻收购价为每百市斤170元,此收购价比本地非社员种植的优质稻市场价每百市斤高10元至15元,比常规稻市场价每百市斤高40元。通过签订购销合同,保障农户及合作社双方利益,统一管理和销售,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质量有保障
“八统一”种出无公害稻谷
据介绍,县惠兴水稻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社员从最初的23户发展到目前116户,现有水稻种植面积2300多亩,年收购水稻5000吨,带动社员每年每亩增收900元。
“合作社采取‘加工厂+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进行运作。每年由粮食加工厂根据市场需求向合作社发出收购订单,再由合作社向农户提出种植量,并签订购销协议。”梁艺说。
“合作社按照八个统一的经营模式进行运作。第一是统一选用‘美香粘’优质水稻种子免费发放给社员并统一种植,待收购稻谷时再扣除相应的稻种重量。”梁艺表示,合作社从成立起即引进种植“美香粘”优质水稻,该品种具有高产、易管理、市场销售价格高的特点,平均亩产近900斤,社员对该品种有着较高的种植信心。
“第二是统一以低于市场价向社员供应生产资料;三是统一播种;四是统一进行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实行统防统治;五是统一申报无公害生产基地;六是统一收割;七是统一以高于市场其他优质稻谷价格收购水稻;八是统一包装销售。”梁艺说,为保障合作社社员能生产出安全、优质、高产的无公害水稻,合作社每年都会聘请县病虫害防治专家为社员的稻田把脉,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科学、无害化防治病虫害。
“每造水稻收成前的一个星期内,合作社都会到田间取样送往县有关部门进行检测,待检测合格再进行收购。稻谷送往粮食加工厂加工好后还要再次对大米成品进行检测,合格后再销往市场。”梁艺说,合作社对社员水稻种植实行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使农产品品质提质,农资科技推广普及,使农民群众增收、农业产业增效。
社员有积分
来年可免费兑换生产物资
在平陵收购点,吴伯除销售稻谷获得收益外,通过合作社今年新实行的收购稻谷“积分制”,他还额外获得了相当于30元的6个积分。
卖稻谷还有积分?这些积分有何用处?梁艺为记者释疑。原来,县惠兴水稻专业合作社每年每造都会购置一批放心农资免费补贴给全部社员用于水稻生产。“太公分猪肉”式的补贴方法让不少种植大户有意见。“我们以前补贴农资给社员,不论社员种多少,一律等量发放。然而很多种植大户认为不公平,种得多、种得少得到的都是一样的农资,种得少的人较划算。”梁艺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年合作社召开社员大会,共同商讨出“积分制”这样一个解决办法。
“从今年早造开始,社员每卖500市斤稻谷积1分,1分相当于人民币5元。积分累计一年,来年可用于兑换等价的生产物资。”梁艺表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员的种粮积极性,对当年积分排名前十的社员,合作社还将额外奖励各种生产工具。据介绍,该合作社每年预计支出5万元左右用于实施“积分制”。
“现在合作社的发展迈向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通过各项措施所带来的益处,很多农户都希望能加入我们的合作社。”梁艺介绍,合作社明年起将向全县各适宜种植优质水稻的乡镇发展更多的优质水稻种植基地,拟新增社员200多户,预计增加水稻种植面积2000多亩。
未来有规划
拟购买稻谷烘干设备减少劳力支出
据了解,目前我县水稻种植机械化比例增高,从办田、插秧到收割,这些所需劳动力较大的环节基本采用机械化操作,大大减轻农民劳动负担。然而,受天气、场地等因素影响,谷粒的晾晒仍是制约水稻种植规模发展的一个问题。
“晒谷的劳动力很大,受时间和天气影响也大。农民要在上午10点后太阳晒热地面才能开始晒谷,顶着烈日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如果天气晴好,一亩稻谷一个人要晒2天才能晒干。”梁艺透露,有一年合作社直接跟社员收购了15吨湿稻谷,请20名工人晒了2天,单是人工费都要3000多元。
“晒谷时如果遇上天气不好,稻谷堆放的时间越长,就可能会出现霉变、发芽等现象,品质会下降。为了解决晒谷的问题,合作社计划于明年购买一台稻谷烘干机。”梁艺介绍,采用稻谷烘干机工作,能大大节省人力成本支出,解决场地制约问题,还能减轻风险,也能为合作社下来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沈知尚) (编辑:张秀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