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10名作家龙门采风收获多 称要把当地文化积淀传播出去
东江时报讯 记者侯县军 昨日,参加第五届“品鉴岭南——— 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惠州采风活动的10名国内著名作家走进龙门县,这是此次采风活动的最后一站。作家们泛竹筏于龙门沙迳河和游览功武村五宅古堡,观赏蓝田瑶族舞火狗表演和中国农民画博物馆馆藏珍品,虽然行程紧凑,但作家们游山玩水看戏乐此不疲。
结束惠州站的采风之后,作家们将前往梅州继续采风。这是采风团第三次走进惠州,作家们希望,“品鉴岭南——— 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活动能每年在惠州开展。
用生硬客家话对山歌
昨日上午,作家们来到在旅游业界具有“广东小漓江”之称的龙门沙迳河畔,游览香溪堡景区。在风景如画的沙迳河,作家们坐上竹筏,顺流而下欣赏两岸美景。
这是一种人力竹筏,头尾有艄公撑竹篙前行,年过花甲的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兼济南市作协主席刘玉民,忍不住要过把艄公瘾,撑一支长篙,助竹筏前进。此时,迎面缓缓而来的另一条竹筏,传来婉转的客家山歌,歌声仿佛流动的河流,动人心弦。在导游的带领下,作家们用生硬的客家话对起歌来。
正当他人正在热闹地唱着山歌或拿起相机拍照之际,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冰心研究会会长王炳根索性坐在竹筏边,脱掉鞋子,濯足河中。水流击打他的双脚,溅起飞花,王炳根笑如幼童。
从沙迳功武村古码头下竹筏后,采风团作家一行又饶有兴致地参观素有“华南第一古堡”之称的五宅古堡。从古堡出来,作家们又休闲漫步于沙迳河畔的竹林,“现代人都在追求闲适的状态,在龙门能做到。”有作家笑言“古有竹林七贤,现在有竹林十闲”。
农民画博物馆是文化积淀
昨日下午,采风团作家们到了惠州最北部的蓝田瑶族乡,在蓝田瑶族风情园原生态剧场观看舞火狗表演,神秘的瑶族风情让作家们如痴如醉。随后,作家们又来到了位于尚天然花海温泉小镇的中国农民画博物馆,欣赏各个时期的龙门农民画精品,走进农民画色彩斑斓的世界。
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水运宪曾担任过 《乾隆皇帝》、《乌龙山剿匪记》等电视剧的编剧兼导演,看到龙门农民画,他认为这种艺术可以通过电视、电影等媒介加以宣传。听闻中国农民画博物馆是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的,天津作协副主席兼天津文学院院长肖克凡说,这体现了存在于惠州大地的民间的文化胸怀,这在中国大地习惯建房地产的当下语境,显得难能可贵,他认为这个博物馆是一个深厚的文化积淀,影响力以后会辐射到全国。
作家采风声音
“龙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回去肯定要写文章,记载这段经历,把龙门独特的文化积淀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向往,因为这是大家共同的财富。
——— 天津作协副主席兼天津文学院院长、电影《山楂树之恋》编剧人之一肖克凡
惠州及罗浮大地,从山水方面来讲,很美丽,从历史方面来讲,很悠久,从文化方面来讲,很厚重。
———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储福金
去年来龙门,匆匆观赏了龙门农民画,没有过多思考,这次来,会专门写写龙门农民画的文章。
———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著名作家陈世旭
侯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