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面对深圳、东莞等强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容易,这与龙门实施‘创足球特色,促全面发展’策略有着重要关系。”龙门县科教局副局长刘干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校园足球是龙门近年来的教育特色项目。
据介绍,为加快校园足球发展,龙门县科教局近期研究制定了《龙门县校园足球三年发展规划》,通过足球进课堂和大课间等方式,组建学校足球运动训练队,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每所学校组建两支足球队
龙田镇龙田中学的足球教练饶新东说,该校在注重学生文化课的同时,重点培养球员的素质和实战能力。通过每天下午课后一小时的球技、球性训练,球员们基本上能应对赛场上发生的各种情况。目前,该校足球队已有多名球员到市里参加训练,球队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
“我们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培养孩子们对足球的兴趣,并作为特色教育不断推进。”龙门县科教局教育股副股长王伟军说。
据悉,2012年,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龙门县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校园阳光体育一小时政策。该县以校园足球作为全县校园文化特色之一,培养全县青少年对足球运动的兴趣爱好。目前,该县每所学校都组建了两支足球队,每天下午放学后训练一小时,每年都向市体校输送一批足球苗子。
建立校园足球三级联赛制
记者在龙江镇路溪学校的训练场上看到,有的球员擅长快攻,有的球员擅长防守。
只靠课后一小时的训练会有效果吗?球员是如何培养对足球的兴趣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现场采访了部分球员和老师。
“学校平时也会举办很多与足球有关的活动,慢慢地我就喜欢上足球了。”该校四年级学生罗子心对记者说,除了特色足球活动,体育课上老师还会教大家很多足球技巧和小知识,同学们对足球的兴趣越来越浓烈,渐渐地都喜欢踢足球。
“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们参与足球运动,现在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都开设了足球校本课程。”该校副校长罗国森说,通过不断深入开展“足球进课堂”活动,学生在简单有趣的活动中不断提高足球技术水平。
据介绍,目前该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每周安排两节以足球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课,高中阶段学校根据学生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开设不同种类的足球选项课;每周不少于3个足球内容的大课间活动,全校不少于90%的学生参与足球活动并掌握相应的足球基本知识和技能。“足球不仅成为我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随着足球运动的深入开展而得到大大提升。”罗国森说。
“县里每年都会指导各学校定期举行以年级为单位的足球比赛,也会根据学校情况开展校际足球竞赛。”王伟军说,目前,龙门县已建立校园足球小学、初中和高中三级联赛制度。学生可以在实战中培养团队精神、形成良性竞争环境。现在,孩子们逐渐养成尊敬对手、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的良好风尚,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也在足球运动中越来越深。
计划建足球特色学校
“除了学校组织‘足球进课堂’活动,我们还会定期开展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与广州少年足球队、博罗少年足球队进行切磋交流,并利用每年暑假开办足球兴趣班,全面培养青少年对足球的热情。”王伟军告诉记者,该县正计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打造龙门校园足球品牌。目前,正计划推动龙田中学办学结构调整,建立足球特色学校。此外,为全县喜爱足球运动的青少年提供良好优质的训练场地的同时,通过引进高水平教练员,指导足球训练工作,使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迈向更稳、更新、更高的台阶,从而为我市培养优秀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
“为满足龙门足球发展需要,我们正在规划建设一个高标准11人制足球场、一个7人制足球场和两个5人制足球场,并配备足够的训练用球及设施设备。”龙田中学校长邬建文说,届时,除了在文化课教学方面选调素质强的科任教师提高足球班学生的成绩外,还会聘任一批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体育老师为教练员,潜心培育一批文化成绩好、足球技术水平高的后备人才,为全县发展校园足球作示范。
本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郑志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