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至18日,2015南国书香节暨惠州书展在惠州会展中心举行。龙门农民画及其衍生产品、虎头花灯、林村盒箩、龙门山歌等龙门县特色文化在龙门展厅展出。记者在展厅看见,现场人头攒动,观众对龙门本土文化表现出由衷的惊叹、喜爱。
农民画衍生产品受青睐
在龙门农民画展示区,无论是墙上挂的、桌上放的、架上摆的物件,都画着龙门农民画。其鲜艳的色彩,质朴的人物造型,浓烈的民俗气息吸引观众驻足细细品味。
“这条丝巾真漂亮,仔细看原来上面绘的是农民画!”市民赖小姐对农民画丝巾非常感兴趣。“这些丝巾都是采用100%桑蚕丝,图案精选自龙门农民画优秀作品,经过高科技手段制成,具有保健、保暖、美容等功能。”在工作人员的推荐下,赖小姐仔细挑选了两条丝巾满意离去。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是记者在展厅内听到观众最多的评价。除了农民画丝巾,展示的衍生品还包括用龙门农民画设计的杯子、陶瓷盘、扑克、T恤、魔方、扇子、环保袋等创意产品。它们颜色鲜艳明媚,充满生活乐趣,吸引了众多观众参观购买。
现场还设置了龙门农民画体验区,几位小朋友正跟着农民画家像模像样地学起绘画。“拿笔要定、下笔要稳、涂抹要均匀。”在农民画家曾宝田的指导下,来自惠城区的9岁小朋友小敏顺利地临摹了一幅农民画。她高兴地说:“妈妈,长大了我也要当画家。”
精致盒箩购买需预定
在展厅另一侧的特色文化区摆放的多种花式盒箩同样吸引了众多观众围观,他们纷纷拿起这些盒箩细细观摩。精致漂亮的外观、精湛细腻的手艺让现场观众啧啧称奇。在盒箩展示品旁,来自龙城街道林村村的林万谷正在现场进行编织。只见他用多根宽竹篾正反交错摆成一圈做成盒箩的底部,然后拿细竹丝一圈圈将底部外围的竹篾扎紧。
“这些盒箩挺漂亮的,多少钱一个?”“小的200元,大的看材料和工艺,一般的400元,好的500元,不过要买的话需提前预定。”来自惠东的摄影爱好者曾先生在观摩盒箩成品并看了林万谷现场编织演示后,一口气定了5个。
“龙门传统盒箩是用来装生活用品的,逢年过节或结婚、满月等喜庆日子,盒箩常被用来装礼品。”林万谷说,盒箩的原材料取自本地山上的竹,经过取料、剖篾、刮篾、编织等数道工序后,一只只或小巧精致、或大方实用的盒箩就编好了。与其他手工活不同的是,编盒箩最难的一道工序是剖篾。厚薄要均匀,太厚不行,太薄了也不行。
林万谷向记者介绍,他的编盒箩手艺是从父辈、祖辈那里传承下来的,当初接触手编盒箩技艺是为了掌握一项生存技能,补贴家用。从16岁开始学习编织,林万谷一编就是30多年。正是靠着一把刀和多年积累的经验,林万谷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观而又实用的盒箩。(龙门县新闻中心吴晋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