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沉醉于书法艺术的邓志雄。
走进龙门县书法学会会长邓志雄的家,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满屋子的书法作品和形状各异的石头。位于屋子大厅过道的长桌,就是他平日挥毫作画的地方。饭厅似乎也成了他的工作间,散发出阵阵墨香。书法俨然已经成为邓志雄生活中无法缺失的一部分。
外出旅游也带上纸笔图章
十二三岁的时候,邓志雄偶然得到一本柳公权的字帖,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从此他开始临摹柳体字帖。
初时,邓志雄对书法的喜爱可以说近乎入魔。他喜欢在大街上看各式各样的招牌,看到招牌的字写得漂亮,就用笔记下其笔意、写法。邓志雄说,当时的经济条件不好,买不起好的纸笔,他就用简陋的纸笔进行书法创作,甚至以地为纸,以树枝作笔,刻苦练习。母亲责怪他不务正业,但他还是默默地坚持。
由于喜欢书法,邓志雄从学校到工厂再到机关单位都是墙报、宣传栏的包揽者。而自制工具笔写大字标语、深夜加班刻钢板的艰苦经历也磨炼了他,让其书法技艺越来越精。“两三天不写字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心痒痒的。”邓志雄说,外出旅游时他也常常带上纸笔和图章。
无论寒暑,他每天早上6时多就起床练字,练上一个小时,畅快淋漓。夜深人静时,他也喜欢执起笔或挥洒几首诗,或作上一幅水墨画。
希望推动县书法学会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邓志雄的书法作品多次在市县各类书法比赛中获奖,也在“翰墨清香”惠州市廉政书画展以及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法作品展等展出。今年年初,邓志雄被推选为龙门县书法学会会长。
“书法可以怡情养性,促进身心健康。”邓志雄说,遇到烦心事的时候,练一练书法,可以将烦恼抛到九霄云外。
作为县书法学会的会长,推动学会的进一步发展是邓志雄主要考虑的问题。现有40多名会员的县书法学会,近年来常常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送对联下乡、书法作品展览等活动。
学会作为一个民间组织,没有经费投入,也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作为会长,邓志雄希望可以通过同学、朋友们的帮助,以及慈善机构等多渠道为书法学会筹集一定的活动经费,进一步推动学会的发展。
酷爱搜集奇石,踏遍龙门山沟
除了书法,邓志雄还有一大爱好就是喜欢捡各式各样的奇石。他常常约上三五知己一起品茶赏石,欣赏名家书画,从中得到启迪,汲取精华。
邓志雄家外面的一条走廊过道里,堆放着各式各样的石头。这些石头大部分是他从龙门的山沟、河流中捡来的,有些则是从长江边寻来的宝贝。他几乎每年都要去一趟长江寻宝。有时河道离公路较远,他常常要扛上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石头走路。对于这种累活,邓志雄却是乐在其中。在他看来,“玩石”既强身健体,又可陶冶性情。
“这是我最心爱的一方石头,天然的晶体座,形似一头小象,所以我取名为‘太平有象’。”邓志雄如数家珍般介绍着他的奇石宝贝。
熟悉邓志雄的人都知道他喜欢奇石,但很少人知道,他对奇石的痴迷曾险些让他命陨洪流。两三年前,邓志雄每天下班没事就喜欢开着摩托车往山沟河坝去寻宝,几乎踏遍了龙门的每一条山沟、河流。有一次,他来到龙城街道鸬鹚村的一条河道中捡石头,刚把捡到的宝贝装进袋子准备离开的时候,河水突然急涨,他扛着一袋石头渡河半途感觉体力不支,只好放弃心爱的奇石,保命游到对岸去。
文/图 本报记者费 燕 通讯员姚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