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门县70后李伟松创新祖传技艺,酿造特色果醋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社会民生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龙门县70后李伟松创新祖传技艺,酿造特色果醋

转载 龙门视窗2015/10/15 15:32:3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网络 作者:龙门视窗 5229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李伟松为研发新产品,时常翻看太公传下来的药书。

▲李伟松为研发新产品,时常翻看太公传下来的药书。

▲进行到酿制第三阶段的橄榄醋和柠檬醋。(翻拍)

▲进行到酿制第三阶段的橄榄醋和柠檬醋。(翻拍)


随 着现代人饮食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人关注养生、健康。随之集营养保健食疗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饮品果醋逐渐走俏市场。但对果醋的酿造技艺,您又了解多少?洛神花山楂醋、红枣枸杞玫瑰醋您听过没?在我市,来自龙门县的70后李伟松传承祖传酿造技艺,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创新,打造出新品果醋品牌。

■创业

辞职传承祖传古法酿造果醋

在市区东平,来自龙门县的李伟松经营着一家果醋小店,周边的街坊都管他叫“果先生”。在李伟松的小店里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里面盛着的都是他和父母一起酿造的果醋。

果醋,在李伟松记忆里有着专属的味道。他的太公曾是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乡村医生,一生治病救人。而在行医治病之余,太公特别喜欢酿酒、酿醋。“听我父亲说,太公从原料选材到酿造工艺都十分讲究,水必用深山老泉,米必选优质糙米(糙米,是指除了外壳之外都保留的全谷粒,含有皮层、糊粉层和胚芽的米)。因此,太公把自己酿造的醋命名为‘谷醋’。”李伟松说,有一年初夏,太公见屋后的枇杷、桑葚、青梅、荔枝等果实繁多,食之不尽,便尝试将果肉放入正在发酵中的谷醋中保存。结果,太公意外发现某些果实与谷醋混合发酵后竟也相得益彰,食果酥软,别具滋味;饮醋则果香浓郁,酸甜可口。受此启发,以后每年果熟时节,太公便如法炮制,并不断试验改良,在某些饮品中加入药果、蜂蜜、冰糖、生姜等食材调色调味,制成了一款款天然美味并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醋饮品,并将此法延续下来,成了今天的果醋原型。

受太公的影响,李家人把自制果醋的习惯代代相传。到李伟松接手时,已传了4代。当时年仅20出头的李伟松对太公特别尊敬,从而也对祖传的酿造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2004年,他开始边工作边跟着父母学习酿造果醋。2013年,他决定辞职创业,推广自家用祖传古法酿造的果醋。

■努力

花十多年摸索研制果醋新口味

“龙门的好山好水造就了好食材,让我们能酿造出健康又好喝的果醋。”跟随李伟松,记者来到龙门县平陵镇惠和村,他指着工厂里一排排发酵缸说,很多人觉得不就是醋嘛,自家也能做,有什么难的。其实不然,酿造果醋工艺复杂,酿造时间长,对环境要求高,取材挑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是进入第三阶段发酵的橄榄醋。”李伟松揭开一个发酵缸的封口说,发酵主要分4个阶段:首先是用糙米和水果进行酒精发酵;接着是醋酸发酵;再加入水果进行浅层发酵;最后是陈酿,最终使得水果的营养得以释放到果醋中保存起来。每一个阶段的管控都很严格,其中某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导致整缸醋败坏或者口感不好。而且温度、湿度、时间都是非常有讲究的,季节、气候对酿造进度的影响也很大。

为了研制出更迎合现代人营养理念的果醋,李伟松四处查阅资料,还开始研究太公留下的药书。“这可是我们的宝贝。”翻开已泛黄的药书,李伟松笑着说,家里人平时都看复印本,很少把祖传本拿出来,生怕弄坏了。

在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李伟松的果醋酿造路并没走得一帆风顺。由于没有经验,起初他栽了不少跟头。“酿醋不同于烹饪,当下就能试出口味。它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一般来说,酿好一缸醋需要整整一年时间。而在这一年中,一旦任何一个环节没把握好,出了问题便会前功尽弃。”他就这样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在失败中总结原因,用耐心的实践与漫长的等待换来了今天的成果。

如今,李伟松不但已掌握了酿造的诀窍,还研制出洛神花山楂醋、红枣枸杞玫瑰醋等具有保健功效的新品醋饮品。

■目标

开发种植、酿造、销售全产业链

2014年,李伟松接手了家族在惠城区的水果店生意,试着边卖水果边卖果醋。随着来买果醋的顾客越来越多,他开始把小店改头换面,成立了果醋食品公司。他除了不断完善口味,还开始在包装上下功夫。瓶子用多大、瓶盖用什么材质、标签应该怎么样……他不断根据客户提的建议改良。

今年“十一”期间,李伟松抱着试水的心态参加了在我市一商场举办的农夫集市。这次,让他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那里有20多个摊位,我这个摊位人最多。”李伟松开心地说,由于来试饮和购买的顾客太多,在展销的3天时间里他根本没机会坐下来休息。

顾客们的肯定让李伟松更有信心了。“打造无污染、无添加剂的食品是现在的趋势,接下来我准备做的就是,打造一条具有规模的、自己种植、酿造、销售的全产业链。”他认为,龙门在生态和旅游上都有优势,也特别希望将这门酿造技艺打造成当地有特色的、有代表性的绿色食品,从而推动家乡的经济发展。

文/图 本报记者费燕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