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孩子们在认真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阳光活动中师生绽放灿烂笑容。
雨中的“爱心义卖”活动,孩子们热情洋溢。
气氛热烈的“教师小组合作”研讨活动。
品读国学文化、打造班级特色文化、阳光健康运动、特色高效课堂……走进龙门县麻榨中学,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生机与活力。“活动育人 过程育人”、“团队-成长-活力”,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卓有成效的管理,诲人不倦的教师队伍,生机勃勃的学生,一间和谐创新、阳光奋进的龙门县麻榨中学正在蓬勃发展。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培育个性发展之花
为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德育做活、做实、做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避免空洞的说教,让学生在快乐体验的过程中修正品行、锻炼能力,充分凸显德育实效性,近年来,麻榨中学进行了一系列先进而有效的德育探索与实践。
自2012年起,该校开始了新一轮德育模式——— 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之路,以“团队-成长-活力”为发展主题,本着“活动育人,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要方式,充分挖掘和弘扬校园文化内涵,打造班级特色文化。
走进麻榨中学的课室,17个班级,17种风格,映入眼帘的是异彩纷呈的面貌与氛围:“博学班”“仁乐班”“德馨乐园”“敬墨轩”……每一个响亮的班名无不透露着浓浓的书香气息。教室门口悬挂的醒目班牌、每一块墙壁的公告栏、荣誉栏、评比栏、作品展示栏、国学文化墙、名人名言、黑板报、图书角、绿色园地,无不汇聚着师生精心设计与布置的点滴用心。
每个学期学校都会进行不同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评比,如“国学文化”“绿色温馨家园”“书香家园”等,这已成为学校常规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千篇一律”“千班一面”的课室相比较而言,该校的教室充满了变化与个性,成为教育的广阔天空与无限的教育资源,每一个角落都是孩子们学习、探究、实践与成长的乐园。
老师们认为教室是学生的“家”,发动学生参与教室的建设,在无形中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被感染,再感染人,最终能自发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是班级的教育,智育和德育的和谐统一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就像一个无形的磁场,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之产生“久熏幽兰人自香”的强化效应。通过创设班级文化建设,突现出的育人功能,让学校德育工作达到一个新高度;通过班级文化的创设过程,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人文关怀、责任意识、人格心智和道德情操等综合素质得到大大提升。
阳光体育孕育健康成长之花
“52∶52,学生篮球队和教师篮球队打成平手!”当裁判吹响全场比赛结束的哨子,在场观战的师生献出最热烈的掌声,篮球场上笼罩着紧张而激动人心的气氛。
这是麻榨中学组织的师生篮球友谊赛,师生们都纷纷前来呐喊助威。这支由学生组成的篮球队经过长期的培养与锻炼,在技术、能力与组织上丝毫不逊色于教师篮球队伍,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要培养出素质人才,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尤其是体育运动必不可少。”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吴伟雄表示,在当今龙门县足球特色运动热潮的带领下,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尤其是足球与篮球运动,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注入一股新的活力。每天的课间时间,下午第三节的“阳光体育1小时”,学校的篮球场、足球场总是活跃着孩子们运动的身影。
有“球德”“球品”,也要有“人德”“人品”,这是学校对球员们思想上的基本要求。足球与篮球训练班开展,吸引一大批学生,特别是调皮、“爱捣蛋”的“问题学生”,这不仅仅培养了一批运动健将,吸引了大批篮球足球爱好者,更是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挂钩,以体育促德育。
“我们班有十几个男生参加了球队,他们可都是平日里最让人头痛的学生!”九年级4班的老师们表示,自从参加了篮球与足球队,这群学生长进了不少,课堂上变得积极了,对老师更为尊重,在校园里见到老师总是会热情地上前搭着老师肩膀,大家就像朋友一样。
多姿多彩活动盛开素质教育之花
为提升孩子们的能力修养和综合素质,学校先后组建12个学生社团,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学校书法小组、篮球小组、乒乓球小组、合唱团、舞蹈队等各个社团小组有序活动,使整个校园变成一个沸腾的海洋。学校还经常开展演讲、运动会、合唱、朗诵、公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各式舞台,创设张扬个性的天地,让每个学生置身于合适自身发展的氛围之中,尽显风采。
从班级文化建设到宿舍文化建设,从学雷锋爱心义卖到爱心慰问,从跑操比赛到大合唱比赛,从各色班服到社团活动……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校园每一个角落里散发着正能量。生动的形式、丰富的活动,将传统的小课堂变成学校发展的大天地,将社会的大天地变成学生成长的小课堂。在缤纷多彩的活动中,学生可以尽情展示特长,学会做人、会求知、会劳动、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自信与尊严。
“小组合作,研训一体”浇灌教研之花
“这个题目让我来谈谈”“这个问题我有其他看法……”讨论声、发言声此起彼伏,一个个高高举手抢答的身影散发出热闹与和谐的氛围,这不是在上课的课室,他们也不是学生——— 这是麻榨中学在会议室举行的 “教师小组合作”中考备考会的研讨现场。
在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中,麻榨中学全面开展生本教育,立足校本教研,突出一个“新”字。学校行政领导率先垂范,实行听课、评课、上课汇报制度;开展示范课、观摩课等活动,实施榜样带动,推广智慧传递;“走出去,引进来”外出学习交流,促进教师团队专业化成长;打造“一师一品”的教师特色课堂,充分体现以生为本,彰显教师个性,百花齐放;创新教研形式,开展以“小组合作”为形式的各种教学研讨活动,铸造一支专业结构合理、敬业爱生、功底扎实、经验丰富、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新型教师队伍,校本教研与教学均呈现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在有效实施学生小组合作课堂的推动下,在反复摸索论证的基础下,学校基于教研、培训的实际情况,开展校本教研机制创建研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教研模式,即“小组合作,研训一体”模式: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应用到学校教师的评课活动中去,实施“小组合作”为形式的教研模式,从而取代传统的呆板的教研活动。
“我们当前的研讨模式深刻体现出和谐共进的理念,减轻教师负担,把教师个体的发展与群体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平等原则,教师们都变得主动、热情、快乐地参与。”麻榨中学校长张旭辉表示。
“小组合作,研训一体”教研新模式以实际问题的诊断和解决为驱动,以教师发展共同体为单位,以日常教学活动为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切实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活动积极性,提高了校本培训的效果,将教师培训与日常教研融合在一起。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让教师体验学生的角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讨论、交流、分享,充分体现全员参与的精神,体现出教育教研的生命力,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的发展定有帮助。
百花齐放绽异彩,一丝甘醇沁心田。正确的办学思想,明确的办学目标,科学的管理方法,浓郁的学习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每一朵鲜花都绽开希望,每一片绿叶都摇曳出生机。回味学校这几年的变化与发展,在每个麻中人心中泛起涟漪。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学校发展的丰富内涵,也可以在这里不断汲取麻中人的创新精神的无穷力量。学校发展的历程,是学校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改革之路,将永远印在麻中人的心坎;展望新篇章,已是满眼春色,无限风光。
本版文图 《东江时报》记者范文燕 广文 通讯员吴丽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