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南方日报讯 (记者/林文通通讯员/黄雪冰)9日,记者从龙门县相关部门获悉,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以下简称“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实施以来,龙门县切实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据统计,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龙门县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省级贫困村累计总投入资金2.5575亿元,累计帮扶贫困村生产经营类项目127个、基础设施类项目370个、民生类项目194个。全县28个省级贫困村已实现脱贫目标,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比帮扶前的平均水平增长4.5倍;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达8000元以上,比帮扶前的平均水平增长2.1倍。
据介绍,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及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龙门县结合实际,在探索帮扶村发展集体经济上以抓好项目扶贫为突破口;统筹市、县两级财政扶贫资金,以购置商铺获取租金收入分红给贫困村,每年可增加5万至6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同时拓宽村集体经济项目渠道,利用仲恺高新区对口扶贫资金,建设村集体异地经济项目,每年可增加2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此外,利用省扶贫资金和帮扶单位筹集的资金,根据贫困村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项目。目前已建设村生产经营类项目127个,每年均可增加2万至4万元的收入。
同时,龙门县委、县政府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准,结合幸福乡村建设活动,积极推进“幸福安居工程”,加快重点帮扶村内低收入住房困难户的住房改造建设工作。据统计,2010至2014年,龙门县共完成农村泥砖房改造建设任务5190户,惠及人口21726人,住房改造建设面积43.18万平方米,总投入财政资金1165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