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网络时代剧变:老农人盼触“电” 新农人望抱团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财经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网络时代剧变:老农人盼触“电” 新农人望抱团

转载 龙门视窗2015/11/17 09:38:3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东江时报 作者:龙门视窗 370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洪尉腾。

  “手拿锄头脚满泥,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传统农民的真实写照。随着社会和科技进步,尤其是电商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模式正在悄然变革。第四届惠州农博会已闭幕,《东江时报》记者走访发现,与往届相比,农产品电商企业进驻成为一大亮点,而不少传统的农业企业已开始在网上销售。与此同时,以农业项目进行创业的“新农人”也正在兴起,试图以抱团的方式寻求商机。

  老农人

  传统销售利薄竞争大需转型

  从日销两三千斤到年产五千多吨、从小店面到米厂、从收购转卖到合作种植……20年来,洪尉腾的卖米之路几经转变。昨日下午,随着本届农博会闭幕,洪尉腾称第一次参展虽然销量没有达到预期,但宣传效果非常好,已与多家电商企业进行洽谈。作为一名传统农人,他也意识到电商的重要性,接下来也要朝这方面转型。

  早期开店

  凭送米上门打开销路

  洪尉腾是龙门县平陵镇人,1994年,刚结婚不久的他为养家糊口,决定在当地市场开米铺。“当时外来人口多,米应该好卖,所以就开店了。”洪尉腾回忆,当时每天能卖约20包米,两三千斤。为了提升销量,他妻子负责看店,他则骑着摩托车上门给客户送米。据他介绍,那时还没有送米上门的服务,他带头后纷纷有米铺进行效仿。

  到了1996年,米铺销量直线上涨,洪尉腾购置了一台五十铃货车进行送货。“那时很有干劲,开车给山上的伐木工人送米,(驾校)教练都不敢上,根本没位置调头,只能叫工人帮忙抬车。”洪尉腾坦言,当时销售大米的市场需求大,利润较高。

  快速发展

  开米厂打品牌逐渐做大

  “市场前景不错,卖别人的品牌不如自己开米厂。”1998年,洪尉腾开设了平陵金燕米厂。至今,该厂不仅有五千平方米的独立生产车间,也有一万两千平方米的存储库容,拥有员工18人,年产量5000多吨,还被评为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而且是龙门县粮食应急保障网点。

  谈起米厂的发展,洪尉腾也道出了当时的艰辛。“用货车装满米,到市区到处转,寻找销售商。”他介绍,米量产后营销是大问题,经过不断的上门洽谈,销路才慢慢打开。经自己发掘和朋友介绍,其出产的“锦燕”米已销至广州、深圳和河源等地。

  “生活质量提高了,大家对大米的要求更高了。”洪尉腾介绍,10多年前,销售以中低档大米为主打,但近年来市场主流产品已改为中高档大米,并且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更高。

  此前,米厂的米源主要是向农户收购,受产量和价格等不稳定因素影响,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缺货等现象。今年,洪尉腾的妻子负责牵头成立了水稻种植合作社,开始了“企业+农户”的生产模式,即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保证大米供应和质量。

  遇困求变

  望打开电商之路

  为了拓展销量,洪尉腾也用土法制作花生油,用买油送米或买米送油的“套餐”刺激销售。但随着市场价格竞争激烈,近年来销量虽好,但利润已压至最低。

  “感觉市场现在变化相当大。”洪尉腾认为,农产品在网上销售不仅是趋势,也会成为潮流。按照他以前传统的销售经验和做法,会远远被抛在后面。更重要的是,产品在网上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取消了实体店经销环节,可以剩下一笔中间费用,增加利润。

  “我也想搞电商,但知识缺乏,不熟悉这个新产业。”洪尉腾称,幸运的是,在农博会上已有多家电商负责人找他洽谈。接下来,他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发展。

型求变

  组织新农人抱团发展

  目前,新农人正在惠州起步,根据百度文库,新农人是指为了创业理想而投身农业的创业者。惠州学院经管系教授朱永德认为,新农人是民间叫法,与传统农民最大区别在于,新农人是一种职业,而并非传统的身份象征。

  “农业面临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容易顾此失彼,抱团发展可以实现共赢。”叶创基认为,单打独斗很难在农业产业链上下工夫,新农人必须寻找合作伙伴,才能把握住更多新的商业机会,从而使得整个价值网络获得多赢。

  目前,惠州部分新农人通过自发组织,已经建立了交流互助、资源对接的平台,如惠州市青年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会和新农黄埔军校等。叶创基与新农黄埔军校发起人之一的吴宇辉等合作成立了新农黄埔全息农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希望能够帮助新农人,让更多新农人少走弯路。”叶创基称。

  创新模式

  建农业孵化园整合资源

  在本届农博会展区上,叶创基主推农业孵化园。“很多人想搞农业,希望能给刚起步的新农人一个实践的平台。”他介绍,孵化园选址仲恺陈江幸福村,将打造成一个生态农业园,主要种植果蔬鲜花。目前已有玫瑰花、辣椒等项目洽谈。

  “农业看似传统,却是高风险行业,不熟悉农村、农业的新农人把农业投资项目看得太简单,缺乏成本控制、风险防范的有效手段。”叶创基介绍,孵化园项目将整合技术、资金、销路等资源,以抱团发展的模式共同创业。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农业部门将通过平台搭建,引进电子商务人才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措施,鼓励新农人去创业。

  本组文字《东江时报》记者刘建威

  本组图片《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 摄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