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最美村医”坚守九牛圳村:每天搭渡轮去坐诊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社会民生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最美村医”坚守九牛圳村:每天搭渡轮去坐诊

转载 龙门视窗2015/11/27 16:55:4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龙门视窗 2024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杨傲到村民家中给老人量血压。

在龙门县有这么一位村医,家住天堂山水库一端,而坐诊的卫生站却在水库另一端,每天坐诊看病都要乘坐两趟渡轮。她就是地派镇天堂山社区九牛圳村“最美村医”杨傲。

错过渡轮丈夫得开车绕道1个半小时来接

天堂山社区渡头村与九牛圳村中间隔着天堂山水库。杨傲每天10时搭乘渡轮从渡头村到九牛圳村的卫生站坐诊,下午4时又搭乘渡轮从九牛圳村卫生站回到渡头村,无论严寒酷暑,从不更改。县里的同行都笑称她是条件最艰苦的村医,不但要跑腿,还要坐船。

“习惯就好了!”听到别人对自己工作条件的评价,杨傲只是一笑了之。她表示,救人是医生的本份,她热爱村医这个行业,能为村民看病解困是一件开心的事。由于渡轮开船的时间相对固定,有时候因为给村民看病耽误了坐船的时间,杨傲就只能让在渡头村卫生站上班的丈夫开车沿山路过来接她。坐渡轮只需30分钟,但开车绕道走山路却要1个半小时,七转八弯的山路让晕车的杨傲每坐一趟车都晕头转向的,甚至还会呕吐。

“九牛圳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村庄,村民出入都需要搭乘渡轮。”县卫计局医政股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条件较艰苦,但杨医生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半句。

挨家挨户为村民建健康档案

据九牛圳村村民介绍,自从水库建起来后,村里很多人都搬到天堂山社区居住了,留在九牛圳村居住的村民以老年人为主,年轻人大多都到外面打工去了。“老人家嘛,很多时候会出现头疼、血压和血糖值不正常等常见毛病。”杨傲介绍说,每看到年纪大一点的村民前来看病,她都会给村民量血压、测血糖,并记录下来。

“杨医生,我经常会感到头晕,帮我看看怎么回事?”一进入卫生站,70多岁的罗奶奶就拉着杨傲问。“大妈,你先坐下来歇一歇,然后我再帮你测一下血压。”杨傲连忙招呼着罗奶奶,同时利索地翻开记录本,查看罗奶奶的健康档案。

“您的血压又到180了,最近没有坚持吃降血压药吗?”杨傲问刚测完血压的罗奶奶,档案显示她一直有高血压的毛病。“我每天都吃的呀,为什么还会高呢?”罗奶奶一脸疑惑地回答说。“那您把药拿给我看看?”杨傲说。

杨傲经过详细诊疗,发现罗奶奶选用的降压药并未起到该有的作用,于是给罗奶奶介绍了另一种降血压药。

记者发现,这里的事情很繁琐,除了坐诊看病外,还要做好公共卫生服务,为每一位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及时跟踪村民的健康情况。在没有病人上门就诊的时候,杨傲会挨家逐户上门为村民量血压、测血糖,完善村民的健康档案。

“只要能为村民做点事,工作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自从2000年毕业至今,杨傲15年的岁月都在天堂山社区里度过。

种了四五亩花生帮补家用

“虽然我们夫妻俩都是村医,但收入并不高。”杨傲坦言,村医的收入每月只有1000多元,为了帮补家用,他们家里还种了四五亩花生,既可食用,又可售卖赚点钱。

“目前,村医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村医的收入会进一步提高。”对于收入问题,杨傲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虽然收入不高,但杨傲也没有放弃进修学习。她告诉记者,她正在自费修读医学大专课程,丈夫也报读了同一间医校的本科课程。“在工作中,我发现很多时候都会遇到一些自己看不了的病,一部分是由于硬件条件所限,也有一部分是自己的医学水平不够造成的。”对于进修学习的原因,杨傲解释说。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旋海锋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