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范志益(左二)调研重点项目建设
武深高速公路龙门段 (新博高速)九连山隧道施工现场。
龙门县日前召开县党政班子联席会议,要求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做好所挂点乡镇(部门)及分管工作的盘点,围绕该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组织调研“十二五”期间所分管行业的发展情况,为“十三五”规划编制提供建议和意见。
近期,龙门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纷纷下到项目建设一线,围绕谋划龙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展开调研,同时加强经济运行监测,确保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基础建设
武深高速九连山隧道已开挖150米
在武深高速公路龙门段蓝田瑶族乡九连山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工人正热火朝天地工作着。日前,县委副书记、县长范志益率队检查武深高速公路龙门段建设情况。范志益一行先后到龙江镇、平陵镇、龙城街道、龙田镇等武深高速公路沿线标段,详细了解工程建设进度及存在困难等。
“要加强协调对接,按照时间节点加快完成征地工作,为项目全线动工创造条件。”范志益在项目现场对相关负责人说,武深高速公路不仅是省重点工程,也是龙门对外连接的重要道路,对龙门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利用冬季施工的黄金季节,主动作为,加强与项目施工单位的协调对接,组织力量积极化解各类问题。
据悉,武深高速公路龙门段建设里程约56.86公里,总投资75亿元,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目前各标段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先行工程蓝田瑶族乡九连山隧道工程于今年2月开工,目前已开挖150米。
园区建设
惠州产业转移园获1.5亿元扶持资金
日前,龙门县相关负责人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及部分乡镇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就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区项目建设进行督导,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召开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产业定位研讨会。
研讨会就龙门加强与省、市、县“十三五”规划衔接,突出重点,积极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健康产业培育基地、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基地、现代服务业优化发展基地、建设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五大产业基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进行了讨论。
就如何加快项目建设,提升园区服务水平,龙门县要求各级各部门不断强化对企业项目的服务意识,落实专人跟踪,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对落户园区未动工的项目,要督促企业尽快动工;对在建项目要加强督导,力争早日竣工投产;对项目相关手续的办理要提前介入,简化流程,抓紧盯办,协调解决;要加快完善园区路网等配套设施建设,为企业落户、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据介绍,今年1~11月,龙门县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77.2亿元,同比增长24.1%。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顺利通过省产业园年度考核,并获得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资金1.5亿元。目前,园区落户项目共56宗,合同投资87.4亿元,其中投产项目28宗、在建项目15宗。玉华珠宝、圣宝汽车等工业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全年新建成投产工业项目8家以上。
为进一步加快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该县计划投入2亿元,推动东出口拓宽、莞惠大桥等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园区向周边扩园,拓宽发展空间。
南昆山建设
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通过省初评
按照县党政班子联席会议的部署要求,围绕谋划龙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龙门县相关负责人就南昆山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工作开展了调研。
调研组一行分别到南昆山十字水生态度假村、九重远眺和炉下社区村企合作项目选址地进行调研,并听取了南昆山关于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情况汇报。
据了解,《惠州 (龙门)南昆山生态旅游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正式发文实施,南昆山目前正按照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各项要求,全力以赴推进创建工作。目前,已争取了450万元市级专项资金,计划将南昆山中心区打造为乡村旅游名镇,将花竹、玉石、上坪、蕉坑4个居民小组打造为旅游名村,推动南昆山生态旅游发展全面提质升级。与此同时,南昆山全力推进景区景点及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作。今年争取到省级旅游景点建设专项资金600万元,将对川龙瀑布、佛坳“一线天”、九重远眺等景点及佛坳门票站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争取到省生态保护资金公路补助款项400多万元,已着手对辖区中坪尾、二坑、谷尾村道及川龙景点道路进行硬底化改造,目前道路设计图纸已通过县交通运输局审批。
另外,在华南理工大学专家组的协助下,南昆山生态旅游区已完成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相关申报材料,并上报至市、省旅游局。目前,南昆山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已通过了省初评,各项创建工作都在稳步推进中。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吴晋翔 沈知尚